一、实验目的
熟悉和了解存储器组织与总线组成的数据通路。
二、实验原理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存储部件,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是计算机信息存储的核心,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计算机就是按存放在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有序不间断地进行工作。
本系统从提高存储器存储信息效率的角度设计数据通路,按现代计算机中最为典型的分段存储理念把存储器组织划分为程序段、数据段等,由此派生了数据总线(DBus)、指令总线(IBus)、微总线(μBus)等与现代计算机设计规范相吻合的实验环境。
实验所用的存储器电路原理如图7-1所示,该存储器组织由二片6116构成具有奇偶概念的十六位信息存储体系,该存储体系AddBus由IP指针和AR指针分时提供,E/M控位为“1”时选通IP,反之选通AR。该存储体系可随机定义总线宽度,动态变更总线结构。
三、实验过程(操作步骤与实验结果)
1. 数据段读写操作
(1) 数据存储器字写
在进行数据存储器字操作时,地址线A0必须为0(偶地址)。向数据段的0~0005h存储单元写入11 22 33 44 55 66一串数据,以0址单元写入数据1122h为例表述操作流程。
(2) 数据段读操作(字)
依次读出数据段0~0005h单元的内容,这里以0址单元读出为例阐述操作流程。
2. 存储器程序段读写操作
(1) 程序段字节写操作
① 计算机规范的取指操作均以字节为单位。所以本实验以字节操作方式展开。程序段写入必须从定义地址入手,然后再进入程序存储器的写入。
② PC指针是带预置加法计数器,因此在输入起始地址后一旦后续地址为PC+1的话就不需重装PC,用PC+1指令完成下续地址的读写操作。
③ PC地址装载写入与PC+1写入流程
(2) 程序段字节读操作
PC地址装载读出及PC+1读出流程
四、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A0=0,地址为偶地址;A0=1,地址为奇地址,所以能控制奇偶操作。
两个6116同时实现了字长的扩展和容量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