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 阴 工 学 院
专业方向综合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节,是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所有课程学习后必须接受的一项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系统的、综合的工程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工程的方法,通过一个较复杂课题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通过综合的系统设计,熟悉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掌握必须提交的各项工程文件。
设计技能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电路设计,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电子设计类方面的知识。
通过专业方向综合设计,应能加强学生如下能力的培养:
(1)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掌握一些小型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制作过程的能力;
(3)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4)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
(5)工程绘图的能力;
(6)编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设计课题要求
1、输出电压:0V-+12V/DC可调,步进为0.1V,误差的绝对值小于1%,且数码显示;
2、最大输出电流:2A;
3、电压调整率小于1%(输出电压变化范围+3V~+12V,满载);
4、负载调整率小于1%(输出电压为+9V,负载电流变化范围0.1A~1A);
5、纹波电压(峰-峰值)小于输出电压的0.5%(满载时)。
6、主要单元电路和元器件参数计算、选择;
7、画出总体电路图、系统设计框图;
8、提交格式上符合要求、内容完整的设计报告。
三、设计方案
3.1总体设计思路
采用AT89C52系列单片机作为整机的控制单元,通过改变输入数字量来改变输出电压值(A/D转换后电压值) ,经集成运放放大和射极输出器输出,间接地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
3.2总体设计框图
4.1电压源电路设计
本系统采用两种电源(主电源和辅助电源)供电,如图2所示,电源变压器带有中心抽头,220V的交流电压经LM7815、LM7915得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15V 直流电压,+15V一路电压经LM7805得到+5V电压:其中+15V为主电源,作为射极输出器的电源;±15V作为集成运放的电源;+5V作为单片机系统及显示电路电源用。
4.2单片机最小系统
时钟电路产生单片机工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繁琐的同步时序电路,确保同步运作方式的进行,电路在时钟信号的命令下严格地遵守时序电路下开始工作。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芯片的XTAL1端口是它的输入端,XTAL2是它的输出端。在芯片的外部,XTAL1与XTAL2在晶体管振荡器和微调电容之间相连,这样就构建成一个稳定的自激振荡器。
晶体管振荡器连接在XTAL1与XTAL2之间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时钟信号对于单片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基础。单片机最小系统采用上电复位和按键复位两种方式来实现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上电复位,顾名思义要接通电源,利用电源来对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按键复位的前提是接通电源的前提下,在单片机工作期间,通过对按键的操作来是单片机实现复位功能。这两部分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是单片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DAC输出的电压经集成运放倒相放大后,输出0~12V电压。为了满足输出电压的要求,应使集成运放的放大倍数为2.5倍,即Auf=-R7/Rv2=-2.5。实际使用时,通过调整RV2、RV1的阻值,来满足放大倍数的要求。集成运放放大的电压经Q0构成射极跟随器放大,作为最终电压输出。
4.6总电路
本次数控直流电压源设计主要采用51芯片作为控制器,P0口和DAC0832的数据口直接相连,DA的CS,WR2,XFER接地,DA的WR1接单片机P3.6,让DA工作在单缓冲方式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单片机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Proteus和Keil软件;了解了仿真的方法;掌握了电路设计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数控直流电压源设计的原理。虽然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当然我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内容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实训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参考文献
1 林立,张俊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于Protues和Keil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付晓光.单片机原理与实用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