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的功能是将输入信号等分或者不等分地分配到各个输出端口,并保 持相同的输出相位。微带型功分器的电路结构如图所示。其中,输入端的特征阻抗为 Z0 ;
对完成的原理图进行 S 参数仿真,首先分别在三个端口加入 Term 用来定义 端口并且与地相连。随后加入 SP 空间设置通带频率和步长。完成之后点击 simulation 进行仿真。在数据观察窗中加入观察对象。
由于 S11 表示输入端口的反射系数,所以增加一个观测变量 S(1, 1); S21 和 S31 均表示传输损耗,所以增加一个观测变量 S(2, 1); S22 和S33 均表示输出端口 的反射系数,又由于上下分支呈对称分布,所以增加一个观测变量 S(2, 1); S23 表示两个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所以增加一个观测变量 S(2, 3)。得到下图的仿 真结果。
通过对 4.4 中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以及为了更好地实现阻抗匹配,我们需要对 w2 和 lh 进行参数优化。通过对于 VAR 控件的设置,将 w2 和 lh 的定值改为一个范围,先初步将 w2 的范围定在 0.7-0.9,将 lh 的范围设置在 5-20。由于我们需要对 S11,S21,S22,S23 进行仿 真,所以要插入 OPTIM 和四个 GOAL 控件。然后分别输入技术指标要求的参数范围,如下图 所示:
优化结果变化还不是很明显,然后我们需要点击按键,更新优化后的 w2 和 lh 的 值,优化后 w2 和 lh 的值如图所示。
仿真之前,我们先要在板图中加入三个接地端口,这个过程和原理图仿真相似,然后设 置通带频率以及取样点频率。完成设置后点击 Simulation 进行仿真。得到 S11,S21,S22, S23 的结果如下图所示。通过与技术指标和电路图的 S 参数仿真图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基本 符合设计要求,板图没有产生较大的偏差。理论来说,如果板图的 S 参数结果不能满足设计 要求,则需要返回原理图重新进行变量参数的优化,在进行板图的生成和仿真,直到满足设 计要求。
噪声系数的定义为: F Pno/ Pns,其中 Pno为当系统输入噪声温度在所有频率上都是 标准温度 T0 290K时,系统传输到输出端的总噪声资用功率; Pns为仅由有用信号输入所
噪声系数可以分为单边带噪声系数( FSSB mtm, m为混频器变频损耗)以及双边 带噪声系数( FDSB 0.5 mtm)。相比之下可知,由于镜像噪声的影响,混频器单边带噪声
由于混频器和中频放大器之和为总噪声系数,一般只给出总噪声系数,在厘米波段范围 内 tm 1,因此可粗略估计整机噪声为 F0 m(tm FIF1) mFIF。
其值为负分贝数,单位常用 dBc,其物理含义是三阶交调功率比有用中频信号功率小的分贝 数。三阶交调功率 P 随输入微波信号功率 Ps 的变化斜率变大,而中频功率 PIF随 Ps 的变
2. 混频器内部电路图的绘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命名为“MIXER_FENGZHANG”,将设置 好的非线性 NMOS 管模型调入原理图中。按照 Gilbert 混频器的设计要求,插入 9 个 NMOS 管,将它们的 Model 都改为 cmosn,表示调用了设置好的 NMOS 管模型。之后就可以按照 原理图的设计要求,添加相应的原件设置好相应的参数。整个电路分为 3 个部分:
的电路图。当我们选中混频器符号并且点击就可以在混频器原理图和实际仿真电 路图之间进行切换。
在加入观测值 ConvGain 以显示混频器的转换增益,根据定义公式 ConvGain=abs(dBm(mix(Vout,{-1,1}))-RFpwr),在仿真结果中加入 ConvGain 的观测值即可,得到如下图所示,ConvGain=11.931,;在技术指标中指出转换增益应该大于 10,所以基本符 合技术指标。
本次课程论文我主要针对功分器电路以及混频器电路进行了学习以及设计,仿真使用的 软件是 ADS2016 版本。在选题的时候我本着选一个微带线电路设计以及一个器件设计实验 的原则,想全方位的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下面我主要想从功分器的设计心得,混频器的设 计心得以及 ADS2016 的使用心得简单地谈一下我的体会。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