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懒于写东西,遇到事情也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喜悲都是如此。如今,觉得应该对生活思考点什么,不说成为一个多么有思想的人,至少应该知道自己每天的生活,每天的喜怒哀乐,就像工作中每天都要写工作日志一样。而思考的最佳方式就是你用文字将他表述出来,因为只是简单地思考你可能会偷懒,而要形成文字则无法偷懒。学习也是一样,一道不会的题目,无论是别人的讲解还是你自己的苦思冥想,知道答案后一定要再重新做一遍,一步不落的做,这个过程中你会受益颇多。
天气不算太好,偶尔会有雨滴滴落在脸颊或镜片,但又不至于去撑一把伞。长沙的天气就是如此,一周几乎没见到太阳,也没有酣畅淋漓的大下一场雨。就这样,我朦胧睡过午觉,骑上那吱吱呀呀响个不停的自行车,行在了去长沙大学的路上。并不是对于长沙大学有着怎样的情节也并非长沙大学是何其重要的高等学府,而是因为离所在之处距离近,骑车即可到达。而在我的概念里,骑车或步行要比坐车更像是旅行。
就这样,开始了短暂的旅行。洪山大桥很壮观,也很雄伟,但如此多的出口是我最终只能承认我迷路了。走过洪山大桥,来到长沙大学。校门口并不算宏伟,很简单的校门。进入校内,忽然有着一种莫明的亲切感。路上有谈论单片机的,有拿着电路课本应该是去自习的吧,有手牵手的情侣。。。。。。看到了学生宿舍楼,我却一下子热泪盈眶。这些生活我曾经也都经历过,这也是我现在所向往的。一切似乎都是如此的亲切,虽然是初次踏上这片净土,走过这条小路。
不得不承认,我喜欢这里的一切,虽然这一切不属于我。走在这里,你看到的更多的是树木,是荷塘。我是在北方也算是中部的学校生活了四年,在那里你看到的是一排排的教学楼、宿舍,偶然能看到一片的树林,柏林园、二龙山当然是很美的。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丛林中偶尔隐约的建筑。我喜欢这的草木,喜欢这里的自然,有一种回归自然地感觉。
一个人坐在石凳上,心里并没有丝丝欣喜,这种生活很久不曾再有。来到国防科大,走在路上你看到的都是统一的军装,听到的除了训练的口号则是整齐的脚步声,还有就是广播里慷慨激昂的军歌。在这里不会有三五成群边走边谈论单片机,也很少会有人拿着书闲散的走在路上,更不会有手牵手的情侣存在。其实我想说,我不喜欢这种环境,在这里看到的只有所谓的命令与服从命令,在这里看不到那种生机与活力,在这里不会有那种温馨的归属感。我喜欢一种和谐,一种慢节奏的生活状态,那种生活更让人能让人懂得享受生活,也更有一种温馨的归属感。
一路就这样走着,时而就会热泪盈眶。为什么越长大却变得越爱哭起来,看到一部感人电影,听到一句话,以及现在的看到一处风景。就这样走着,木桥,荷塘,野鸭,杂草,乱树,翠竹。。。。。。
我不得不承认,我对于校园已经产生了依恋。我喜欢这种氛围和气息,但我不喜欢科大的这种气息,在这里始终没有一种归属感,始终都是在漂浮,更可以说成漂泊,与其环境格格不入。
我是那般不舍的走出校门,实在舍不得那种久违的感觉。在校门口看到想念很久的鸡蛋灌饼 ,看到了地摊,看到了烧烤摊。。。。。。
回来的路上顺便去了一趟超市,在卖书位置看了很久的书。回到住处,明天继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