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模电该怎么学 [打印本页]

作者: 火山61    时间: 2020-6-10 15:59
标题: 模电该怎么学
如题
作者: 小个子灰原哀    时间: 2020-6-11 14:44
不知楼主是想怎么学??是不知道怎么下手??还是学不进去??
作者: man1234567    时间: 2020-6-11 16:32
和其他一样,真学就是一步一步地学,想飞或创新得有一腚的基础才行
作者: xianfajushi    时间: 2020-6-11 16:57
不购买实物的话,就安装仿真软件,学习都是要动手的。
作者: abczxc    时间: 2020-6-11 19:44
看个人情况吧。如果你只是想保证及格的话,好好看模电书,模电这个学科定性分析比定量分析重要一点,尝试把书中的原理搞懂,例如微变等效电路图是怎么来的,输入输出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等等。由于你的基础不好,只是看书的话,你会发现每次一看到推导部分就特别纠结,很多时候就直接跳过了。其实我觉得这样子不好,这样一本书看完你会觉得只是掌握得很不扎实,容易忘。多拿笔推一推公式,电路里的数学模型并不难,把公式推出来你会觉得扎实很多。要是真的看不懂的话,那就多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试着把公式和各种关系记住吧。 如果你想在电领域继续发展的话,首先学好基础知识是必须的。其次要多锻炼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多做做书后面multisim的练习,多玩玩multisim和protel这两款软件。自己多设计一些电路,多动手焊接电路,多向身边的老前辈们请教,他们或许不具备设计电路的能力,但检错和改错能力绝对是一流的。初学者的话,网上很多人都推荐《电子设计从零开始》这本书,杨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不过我也没看过,好不好的话还是由你自己来判断吧!
作者: cjm82    时间: 2020-6-11 20:11
为了混60分的话,多做题...考前背下....
为了掌握的话,多动手,多思考....
作者: 黑衣天王J    时间: 2020-6-11 20:20
掌握那几个逻辑符号,还有一些化简公式和方法
作者: 黑衣天王J    时间: 2020-6-11 20:21
掌握放大器的性质和三极管的性质,以及电路知识就行啊
作者: sdfghjkzxcvbn    时间: 2020-6-11 20:32
建议先去找个基础点的书看看,然后联系一个高校的学生,问一问他们的实验课程,做一做试验
作者: YIMUHUANGHENG    时间: 2020-6-11 20:36
弄懂各种电路原理,有条件的话多做实验
作者: jsbhhqy    时间: 2020-6-12 01:33
上学听课,放学实验,放假进厂实习,超级快
作者: 17852605529    时间: 2020-6-12 09:59
一步一步来,,模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基础开始,每天坚持学习
作者: 117803    时间: 2020-6-12 10:59
模电可以买本辅导资料配合着课本学习,后面的仿真软件也可以仿真下某些习题,或者去看某些大佬的视频讲解会更容易些
作者: tcsbx    时间: 2020-6-12 11:48
跟着师傅视频学,要注重自己的理解,变成自己的东西,多做仿真验证实验
作者: 召唤师    时间: 2020-6-12 12:59
去看B站郑益慧的公开课视频,我也正在看,我觉得他是我听过的讲的最好的。
作者: plhsjdjxj    时间: 2020-6-12 14:41
马上就要模电考试了,一起加油吧!看看老师上课勾画的书上的课后习题
作者: 卡尔carl    时间: 2020-6-12 14:49
去b站看网课,挺有用的,大学师傅讲得有点模糊,都是听网课听懂的,有问题再去找师傅交流
作者: ohmyhaha    时间: 2020-6-12 16:45
实验跟着做做,b站啥的都有网课,可以去看看,过考试没有问题
作者: 各路大佬求带    时间: 2020-6-12 18:07
之前就是每届的学长学姐都说模电难,我觉得学下来都还好吧,能听懂,我就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学校大二上开设这门课,从大一的公共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上不适应,模电怎么学呢,我上课听不懂的就是慕课上看视频,我是属于那种喜欢本专业的,也想学深,模电上面的电路都是比较经典的,认真学对之后的设计电路挺有帮助的,模电和高频学长学姐都说很难,我可能是那个例外,我大学期间最认真的课就是高频实验也是最认真的,学习源于兴趣。
作者: llllleino    时间: 2020-6-12 19:02
三极管和运算放大器,这两个知识点需要仔细学习,多看书,刷题,然后通过multisim这些软件来辅助理解
作者: llllleino    时间: 2020-6-12 19:04
三极管和运算放大器的知识需要掌握,多看书刷题,用multisim这些仿真软件来辅助理解
作者: 1084923247    时间: 2020-6-13 10:20
B站 慕课都有大佬,不过我觉得要想把模电学好,电路的基础知识也得扎实
作者: 云朵好甜    时间: 2020-6-13 11:45
模电这个课,如果你想深造的话 可以去各个学习网站找相关视频进行观看学习,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设计电路对认识与了解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单纯想通过期末考试 看看老师上课的重点和书 是很容易通过的
作者: YTUFGHJ    时间: 2020-6-13 11:47
一定要提前学,多看多思多问。大学师傅看着很忙,但其实课余时间很充足。不要怕,我们大二上学期一个学生下课问,放学问,甚至上课的时候过来。师傅是不会拒绝勤奋好学的人的
作者: rtgvb    时间: 2020-6-13 12:00
1.那本书都是重点,思想上要重视。2.学了运放做运放,学了三极管做相应的实验,理论实践多结合  3.不会了看Mooc或B站,个人推荐清华课程,讲的水到渠成,哪里不会看哪里。
作者: 905620922    时间: 2020-6-13 14:19
要有一定的电路基础,不仅要学习理论课还要结合做实验同步学习,加深自己的理解。。
作者: AIXIANGYU    时间: 2020-6-13 16:02
用心学,很容易的。
作者: 你算哪个小憨包    时间: 2020-6-21 11:02
推荐去看郑益慧教授的课,这个老师讲课特别好,然后结合看书做题,这样学习难度就大大减低了!
作者: qaq11125    时间: 2020-6-21 13:41
模电主要掌握运放,放大电路,还有2个管(二极管,三极管),上课认真听,跟上师傅,问题应该不大。
作者: Florencerose    时间: 2020-6-21 20:06
我觉得电路原理是基础,大二开的模电,电路基础打的牢模电看电路图会轻松;刚开始别着急一点一点仔细看书,看不懂也要看对理解有帮助;我们当时课本的例题还有课后师傅画的习题都会对着解析看,学解题思路,慢慢就会做了。方法可能比较笨,但行之有效。
作者: sys980202    时间: 2020-6-21 20:55
真的很难熬,b站,mooc,尽量去听,慢慢你会发现其实还可以,顺气自然就下来了
作者: kris3333    时间: 2020-6-21 21:16
现在放假期间都是在家学习,模电也只能看ppt,每次哪里不懂的就看ppt,时间长了也能会懂些模电知识了,就一句话,不会的去钻研去看去研究,时间长了就看会了
作者: 17803856022    时间: 2020-6-21 21:41
刷题,从解题中积累经验!!!
作者: 潘大山    时间: 2020-6-21 22:33
首先要有一定的电路基础吧,每天多花点时间,不明白的多问问度娘,水磨工夫吧
作者: 风一趣    时间: 2020-6-21 23:15
去b站看网课,b站网课挺不错的,去画下仿真
作者: TTQ001    时间: 2020-6-21 23:15
要学习模拟电子学需要动手很多
作者: NiiBoo    时间: 2020-6-22 11:08
模电最重要的是把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学懂,后边的就好学了。这个是基础,学不好,后面的都不懂。
作者: jacoba    时间: 2020-6-22 12:01
我都是跟着师傅走 然后可以实操就实操
作者: 凌凌咔满怀    时间: 2020-6-22 13:44
根据你的要求来看学习方法!比如你只是想把课程学过关及格的话,就把老师的练习册和往届考试题拿来多看多分析,一些常用电路和接线得记住,这样把每一章走一两遍考个八十分还是很简单的。如果想要学的明明白白那种,自己能分析电路的话,可以上慕课搜模电的课程来看,一般一集几十分钟,认真听很好听明白的,完全学习下来就能把原理弄明白啦!
作者: 285560870    时间: 2020-6-22 13:53
网上找找网课自己看看了解下晶体管的性质和电路分析的原理应该可以
作者: 285560870    时间: 2020-6-22 13:55
看看网课,看懂晶体管的性质和电路分析原理就差不多了
作者: xiaoxingeya    时间: 2020-6-22 15:30
各路大佬求带 发表于 2020-6-12 18:07
之前就是每届的学长学姐都说模电难,我觉得学下来都还好吧,能听懂,我就想可能是因为我们学校大二上开设这 ...

先学好基础,基础好了才能更深入去学
作者: 苣茜    时间: 2020-6-22 19:25
认真听讲,主要做题
作者: appep    时间: 2020-6-22 19:29
认真听课,基本原理搞清楚,模电实验课也很重要,很多原理运用一下就好理解为什么要学了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