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与电子的独家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liuyang
时间:
2014-1-21 02:44
标题:
我与电子的独家记忆
2014年,最后一个寒假了,辞掉实习的工作回家早早的准备过年。昨天和爸妈一起逛街,经过高中的科技馆,不由得想起了很多往事,回想起“电子”陪伴我的各种故事......
非常庆幸高中在“公安一中”,我的母校有着整改荆州市高中中唯一的一个“机器人实验室”,虽然和其他实验室比条件相当简陋,机器人都是落后人家几条街的,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小乡镇的孩子们已经是很高级的玩意了,长见识得东西。当初想来这个学校也就是为了去这个实验室去玩玩的,呵呵,什么以后好好学习的都是幌子呢。在这个实验室,第一次接触到了电子的设备,以前书本上的电子符号在这里看到了实物,第一次了解了编程的思想,还有种种机械加工的工具和材料......曾经为了加入实验室,强迫自己认真学习,争取成绩进步;为了每天实验室呆的时间多一分钟,晚饭时间连续好长时间只打包吃馒头或者不吃。07年第一次带着心爱的机器去武汉比赛,虽然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第一次走出校门见识到高手,看到学校之间的差距,让后面的高中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
高中的这些“不务正业”的经历,结果就是高考考得很烂呢,好学校没戏了。只想着大学也去玩玩机器人,最好能比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成了最佳选择。其实跟很多人一样,学校啊专业的什么都不懂,爸妈们就更加不知道了。只是看到“天天向上”有一期节目请到了亚太大学生机器人比赛的冠军队伍: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场的专业介绍3个人都是机械工程,自己理解就是只有学机械才能研究机器人呢。高考结束的暑假跑武汉姐姐的学校去玩,没空陪我只得自己去玩,无聊跑到光谷的地下书城去吹空调,无意发现了两本好书:《爱上单片机》、《电子元件认识图解》。几乎花所有的积蓄,提着基本看不懂的书就这样回家了。买书回家的后果经常就是一起睡觉去了,书和我各睡各的。
2010年9月10日大学开学了,无比兴奋的来到学校,兴奋过后就开始去寻找着学校好玩有趣的实验室,结果相当失望。杭电信工在全国应该是个很奇特的学校,我想任何其他学校都不会把新来的大一学生扔在一个单独的校区让他们自己成长,杭电的东岳校区就是这么个神奇的校区。整个校区建在山沟沟里面,就连寝室都是被竹林环抱,景色如画,上学就感觉和度假一样安逸。周围都是些中学,无意间会说自己在杭电高中度假。仅仅只有大一的学生,对于大学的了解也就只有靠二手或者更多手的消息,加上地理的隔离,各专业的纵向联系基本为零,缺少与学长和专业导师的交流,各专业每年的学生都是不同的风格。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又让不同专业的横向交流无比亲密,学机械的认识财经、电子等其他专业的人就超级轻松了。就这样,大一的一大半时间就这在这些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度过了。直到11年的4月,辅导员介绍的余浩珉学长打来一个电话,说还有一周电子设计比赛要开始了,询问我准备得怎么样了,顿时才惊醒过来,也就从此开始了大学电子竞赛的生涯。
在东岳,没有任何老师的指导,孤身一人也没法去参加,为了找到合适的合作队友,和室友一起创立“电子爱好者协会”,在全院招募热爱电子和竞赛的同学,发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吴添恒和信息工程专业的南畅两位同学,一起组成 WALLE团队第一次参加比赛。强逼着室友老马、泽云和铁波也组成了另外一组队伍陪我们一起玩。在没有任何指导老师的情况下开始了比赛的准备。手头唯一可参考的资料就是一本《爱上单片机》和一块单片机开发板,编写程序的电脑是从百脑汇二手市场1000元淘来的IBM X32。没有任何经验,完全不知道怎么入门,后来通过余浩珉学长认识了何工,在何工学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杭电的智能车实验室,通过和学长的指导,我们学会了最基本的电路,开始了最简单的电路制作。 做电路需要很多元器件,我们带着一大堆疑问前往电子市场采购,经常被店家的一堆专业问题问蒙,也被店家黑过,后来学会了网购买器件。艰难的付出后我们两只队伍都获得院 二等奖的成绩,第一次获奖,大家都特别开心。一周之后,又开始了电子设计的校赛。由于实力实在太弱,无情的被后面的校赛淘汰,没能进入后来的集训继续比赛。大一的比赛也就此告一段落,从一个电子白痴成长到了会焊接和测试一些简单的电路了。回家还买了些材料和工具,然后继续快乐的睡觉了。
大二开学,来到下沙校区,学校智能车队开始招新人。虽然暑假没有参加集训,但是我们团队没有浪费这段时间,利用现有的资源自己在家里学习了很多,积累了一些知识,我们3人成功的通过了面试,进入了智能车队。当年寒假智能车开设了集训,我们一起参加了,异常的兴奋,学习欲望相当强。我们分工分别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南畅和吴添恒负责程序,我负责硬件和机械。我们的目的不为最后拿奖,只为了学习,因为我们喜欢。在这里的半年多时间,我们3个人成长很快。时间长了后,智能车队里面的环境让我们感觉很压抑,每天都是重复同样的事情,渐渐偏离我们参加智能车队的最初的兴趣。我们只想找个环境玩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和吴添恒毅然离开了小车队,开始自己在寝室继续研究电子。后来我们选择了更加自由独立的“电子设计大赛”,为了组齐队伍,我们邀请了赵波参与我们的WALLE团队。在我们新3人组的通力合作下,我以院一等奖、校一等奖的成绩成功参加了电子设计暑期集训。之后我一直都说赵波是我们团队的福星,每次我们都能给我们带来好运,最后在8月的省赛中惊险的获得省一等奖。同时坚持留在车队的南畅,代表信工参加全国智能车大赛,获得了摄像头组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年暑假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老师,牛B的同学。 暑假回家的时候,穷得叮当响,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入了电子的器件当中,很屌丝的拖个拖鞋提个工具箱就回家了。收获很多快乐和知识。家人都在后方支援,爸妈在当中给了我很大很大的支持,回来的时候特想好好抱抱他们。
到了大三,我们团队得到机械科协岳小鹏的帮助,搬入清晨工作室,开始研究自己的项目。南畅继续留智能车队,带领全校的智能车队,指导智能车队的同学进行研究创新。只有几个人玩电子太无聊了,人多点有更加有意思,于是想到了找学弟,顺便也可以指导几个学弟玩玩(顺便装装B,学长都爱这么干,哈哈)。把这些小想法告诉了学校负责竞赛的尹克老师,她们很支持(其实这个时候尹克老师已经被调离到生仪学院了,出于对我们学院孩子们的热爱,她无私的帮助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赛期间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 。我们这些打着“启明星”讲师团的学长们到各校区开始“行骗”,带了一些小玩意小作品去骗12级学弟们欢喜,顺便认识几个小学妹。奇怪的是,我们都留下了联系号码,结果找我的全是学弟,学妹们都去找了吴添恒......很是无奈。果然这次的交流活动还是挺有效果,对竞赛感兴趣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借用邓爷爷的思想,让一小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大家一起富。我搞了个“信工最强技术组” ,把每届最厉害的技术宅拖进来,共享资源一起研究,顺便可以完成信工这特殊地理条件的资源传承,培养新人,最后收编成员10名(10级:周先军、吴添恒、赵波、南畅,11级:戴嘉韵、赵斌、杨露,12级:顾武强、陈玄烨、叶彦斌)。我们受到国外技术的开源思想影响很大,学习的时候就靠他们的支援,所以最后我们也选择的开源和大家分享,只有大家一起玩的人多了,技术才玩的更快乐。6月份我们都轻松度过校赛,WALLE再获一等奖后,我便开始计划我的一个小阴谋-----骑行川藏。
2013年暑假,本该电子设计暑假集训的时间,我悄悄和几个伙伴坐上火车奔向了成都,开始一场惊险刺激的旅行。好兄弟吴添恒和赵波两位大师开始了两个人的配合。杭州火焰山的天气,40几度的高温时,我却在藏区的藏民家里烤火。他们给我的支持让我的骑行更加坚定。终于各种有惊无险,与死神插肩而过,在8月初平安到达拉萨。回家休整几天后立马奔回学校和队友汇合,专心准备13年的电子设计国赛。实力加运气,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最高领奖台,收获了最高奖项 电子设计全国一等奖。至此,我们WALLE团队完成了电子设计的大满贯,通过这样的配合我们团队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同时,技术组的学弟们也在顽强的奋斗后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全国二等奖和省一等奖各一枚。通过比赛的锻炼,面试找工作都变成一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情了。就在去北京的领奖途中还有了意外的收获。
从高中接触电子开始,它就不断在更新我的想法,虽付出了很多精力,但让我的生活变得快乐和充实,获得很多伙伴朋友。大学能去参加比赛是件非常刺激和幸福的事情,研究技术的过程中会让你特别专注,取得的每个进步都会特别的兴奋。技术宅们一直都很幸福!
到这里,回忆了这么多,感觉有点在得瑟了。不记得谁说的:大学就是在瞎得瑟吧!
要新的一年了,希望技术宅的技术越来越棒!杭电信工在竞赛科研上的成绩越来越高!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