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自己动手做固态继电器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gu
时间:
2014-12-13 22:25
标题:
自己动手做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作为电子开关,其通断无机械接触部件,较普通电磁继电器工作可靠、开关速度快、无噪声与火化,加上控制电流小,能与一般的CMOS电路兼容。
因此,在日常的电子制作与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多用固态继电器代替普通的电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一般由输入恒流控制部分、光电耦合器隔离部分及输出功率开关部分组成。当然,在已知输入电压变化范围不大时,我们可以将恒流部分省略掉。根据实际应用中负载供电电源是交流还是直流,在制作时可选用不同类型的光电耦合器及功率开关元件。
在供电电源为直流时,光电耦合器可以选用4N系列(受光器件为光敏三极管),功率开关元件用晶体三极管或达林顿复合管;供电电源为交流时,光电耦合器可选用MOC306x系列(受光器件可看作光控的双向触发二极管),功率开关元件用单向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
一、工作原理
由R1、R2、VT1、VT2构成恒流电路,保证控制电压大范围内变动时,光电耦合器可靠地工作。控制端加上电压时,电流流过R1使VT2导通,则VT1也导通,VT1发射极与基极间电压保持在0.6V左右,即R2两端电压约为0.6V,所以,流过R2的电流为0.6/R2,则流过光电耦合器的电流也为0.6/R2,基本不随控制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实测,在R1=47Ω,控制电压在3~30V之间变化时,VT2的集电极电流维持在11mA左右,变化量不超过±1mA。光电耦合器实现了以光为介质的信号传输,使输入/输出端可靠隔离,隔离带耐压1kV以上。功率开关选用双向晶闸管,R3为触发限流电阻,R4与C串联用来吸收瞬间的高电压。
二、元器件选择
恒流部分按图中的参数选取元件,均无特殊要求。图1中的光电耦合器分别选用了4N25与MOC3063等便于购买的型号。这两种光耦均采用双列直插六脚封装,外形如图2所示,图1中标注了内部结构对应的引脚排列。
功率三极管或晶闸管的选取决定了固态继电器的带负载能力,图1中T选用BT136、BCR3AM时,负载电流最大为3A;选用BCR10AM时,最大电流为10A。若负载电流小于1A,T可用MAC97A6等型号的小管,这将使制成的成品体积大大减小。如果负载电流较大,必要时需要给VT4和T加装一定大小的散热器。在负载电源为220V时,C的耐压值不小于400V。笔者用的是彩电开关电源用的耐压1kV的安规电容。
三、制作步骤
整个电路十分简单,可以在一小块多孔板上完成制作。制作时要注意,输入端与输出端要尽量远离,特别是用于负载电源为交流220V时。
笔者按图1电路焊好的小板如题图所示,大小为30mm(长)×18mm(宽)×20mm(高)。留出了输入/输出端4个引脚。为了便于区分,输入端采用了较细的引线,且正极留得较长;输出端采用较粗的引线,且两根一样长。这样,无需任何标示便可以根据引线对引脚排列一目了然。
焊好的小板经测试无误后可以用热熔胶将其封成一个整体,或者用大小适当的绝缘外壳装起来。制作好的固态继电器便可以在电路中取代电磁继电器使用了。这种固态继电器的工作下限电压低于3V,上限电压高于30V,因此通用性很强。
作者:
pps111
时间:
2014-12-19 13:40
学习了~
作者:
cdl511
时间:
2014-12-28 14:33
学习了
作者:
gaozhaohong
时间:
2015-2-7 14:46
好资料!
作者:
taiwan3c
时间:
2015-3-25 14:03
谢谢分享
作者:
老农夫
时间:
2015-4-1 21:26
高压的6036光耦我有一大把,
作者:
lsrly
时间:
2015-9-19 22:46
导通了,没法断开
作者:
adls
时间:
2015-10-6 09:41
学习了~
作者:
七彩缤纷
时间:
2016-3-23 11:59
不错的资料,收藏了。
作者:
ryngvhrybhy
时间:
2017-6-6 16:51
我擦,厉害了我的哥!
作者:
tt98
时间:
2017-8-22 11:49
这个成本比继电器高吧!
作者:
2855177040
时间:
2017-9-1 18:05
感谢分享,支持一下。
作者:
怪怪爱玩
时间:
2017-9-4 11:50
楼主谢谢了,好资料
作者:
retsen
时间:
2017-9-13 14:07
OUT 是哪个输入哪个输出? 不限么?
作者:
zhaojr
时间:
2017-10-5 15:55
做一个试试
作者:
GUOXUAN
时间:
2017-11-26 20:11
MOC3041 MOC3061过零光耦可控硅,价值不菲!
作者:
GUOXUAN
时间:
2017-11-26 20:11
还要制做一个PCB来装上这些元件吧
作者:
GUOXUAN
时间:
2017-11-26 20:13
请教老师,图中VS就是BT136可控硅需要加散热片吗?如何绝缘?
作者:
GUOXUAN
时间:
2017-11-26 20:16
可控硅BT136的引脚顺序:正面向自已,第一脚是T1,第二脚是T2,第三脚是G<控制极>.
用万用表是不好测,我也不知如何测!
作者:
leo121
时间:
2017-11-26 20:32
厉害了
作者:
bbsbbc
时间:
2018-1-19 14:33
不错不错
作者:
123lwq
时间:
2018-8-21 11:11
lsrly 发表于 2015-9-19 22:46
导通了,没法断开
大神这个电路是不是道通了没法断开
作者:
junhai
时间:
2018-10-12 22:05
学习了。。。。
作者:
工控漂泊
时间:
2018-12-31 11:49
分享的资料,好,
作者:
cactus_lee
时间:
2019-4-24 14:54
retsen 发表于 2017-9-13 14:07
OUT 是哪个输入哪个输出? 不限么?
我也想问这个?
作者:
cactus_lee
时间:
2019-5-8 09:22
请问这个可以在protues中仿真嘛?
作者:
红了脚丫
时间:
2019-7-12 23:31
谢谢分享!
作者:
a25575703
时间:
2019-8-26 23:44
感謝樓主的分享。
作者:
lqzhang03
时间:
2019-8-28 08:48
好资料,有空试一试,谢谢了。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