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乒乓球技术的文章,说打弧圈球有内弧和外弧的区别,还说了专业的运动员用的都是外弧的打法,而业余的用的内弧居多,还有一点就是打球时千万不要有包球的动作,我刹那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也似乎有一种顿悟的感觉.这难道不是在说我吗?!?!?我打球的时候总是试图想要包住球,我天真的认为只要使球和自己的拍子接触的时间足够的长,便可以打出各种旋转和各种力量的球,总有一种能使球在我的拍子上面停留一段时间的想法,这个也直接导致了我有碰球和抬肘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要想球获得一个高的运动速度无非就是要球拍有一个足够的相对于地面向前的速度,特别是在击球的瞬间这个速度才是最有效的,一定要注意是瞬间,因为只有在击打的时候才会有效啊!!!
打弧圈球的时候无非就是主要有两个方向的运动,一个是腰部的转动,这个可以提供那个向前的速度,还有一个是大臂带动小臂的向上的提拉运动,这个可以提供那个向上的摩擦力,这里要说明一点,以前老是认为那个只有球在板子上面有足够的停留的时间才会有强列的摩擦,以后要改正这个认识,就是说靠打磨的方式也可以制造出强烈的旋转的,也就是这种外弧的方式,比较这两种制造摩察的方式会有一个以下几种明显的区别,一个是这种内弧相对于外弧的速度明显差了一个等级啊!!!还有一点是这内弧在接球的时候会有一个明显的带球运动的距离,这也就是为何对于那些近台的球,用内弧的前冲的弧圈球会比较容易出台,
以前也老是观察那些打弧圈打的好的人的动作,老是发现不了我和他们的区别啊!!!他们老是说要往前用力,我也拼命的往前用力,可是打出的球就是没有速度啊!!!但是打出的球除了旋转强了一点,速度几乎是没有多大的变化的,当时是没有直正理解他们说的那个”向前”真正的含义啊!!!这个”向前”并不是挥拍动作的向前,而是有要在击球的瞬间拍子相对于地面要有一个较快的速度,如果单纯是向前的挥拍的动作,内弧相对于外弧会更加的明显,所以这也是造成我百撕不得其姐的真正的原因,他们越是让我向前,我就越是会内弧,所以会陷入一个恶性的循环,不过这个也说明一个问题,那些指导我的人也是半把刀的功夫,这么明显的问题他们也没有发现,只能说明他们对乒乓球的理解也是非常浅显的,还过这个问题也还是真不好发现,因为这个内弧的动作完全可以做到和标准的外弧的动作很接近,如果说他们两个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也只能是挥拍轨迹的不同,而要发现这个虚拟的假象的动态的轨迹,显然是很难的,至于那个在击球的瞬间的那个向前的撞击力也就只能是本人才能体会了!!!
我认为外弧相对于内弧的另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更高的容错性,对于一个来球会有好几种回接的方法,而且对于拍形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如果拍形前倾的程度大就用摩擦的成分多一些,但是这里千万不要用内弧的打法打这种球,一个就是内弧是不稳定的(容易出台),二一个是内弧没有杀伤力,如果拍形的后仰角度大就用撞击的成分多一点.
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只所以会有这种内弧的打法大行其道,及其产生的原因,我想是这样的,刚开始打球的时候会有一种浅显的认识就是过度重视拍形的重要性,一但有球打出界,就会想到是不是自己的拍形没有压住,而压拍越多也就会导致只有通过非常薄的摩擦才会把球打过去,久而久之所有的球都会有一个明显的压拍子的动作,而压拍直接导致的摩擦的过薄,也就会减少动球的撞击力,最终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导致技术的瓶颈出现,于是百撕不得其姐!!??!?!所以说压拍是导致内弧一步步出现的元凶.所以以后打球千万不要再想是不是因为压拍不够出现失误了,正是因为压拍太过度了所以才会出失误啊!!!
想一想如果每个球都要靠这种非常精确的压拍子的角度才能成功击球的话是不是这种击球方式的容错性也太差了吧,特别是在比赛中根本没有时间去精确的去调整拍子的那个角度的啊!!!是不是该寻找一种新的击球的方式了啊!!!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这种外弧的击球的方式,相对于内弧是比较不吃旋转的,这个从拉下旋球的用力程度就能说明问题啊!!!外弧拉下旋球相对于内弧要轻松许多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认为这种打摩的方式,接触球的时间短,就没有非常强烈的摩擦,其实乒乓球的速度和摩擦可以兼得的,这个也是一种观念的纠正啊!!!
还有以前认为在球接触拍子后会有短暂的停顿然后球才会脱离拍子,这个也是不对的,挥拍击球的动作应该是一气呵成的,而不是动作的分解,越简单越好!!!
以后击球时手腕不要动去做压球的动作,就是一个好的趋势了.如果能够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个击打的力量就好了!!!
如果能够把台内的球挑打或是用外弧的方法拉起来就好了,
拍子直直的往上不用刻意的去画弧,对于正手来说,可以通过腰的转动来形成一条外弧,对于反手来说,由于身体结构的原因,只要自然而然的向前上方送,送到送不动他自然会回来,也就是会形成一条自然的外弧了!!!
这个也许就是李勇当年拉的那个球为什么弧线那么低,速度快,旋转强的原因了!!!!!?????
看了王励勤的那个反手的拉球,他是先将身体弓起来,然后挥拍身体也动起来,最后拍子在自己的头的前上方,人也基本站直了,这个好像和跳舞那个up and down有点像啊!?!?!,这样我做这个就有优势了啊/?!?!呵呵呵呵呵呵呵
还有徐旋教球的那个视频,讲触球时间的那个视频,也是在倡导一种外弧的思想啊/!!??!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