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STC51单片机使用的一些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daniu
时间:
2014-12-24 17:59
标题:
STC51单片机使用的一些总结
IO的变化速度较慢:矩阵键盘检测的时候,要适当的延时(两个时钟周期)
使用灌电流方式时,应该将单片机的IO口设定为准双向口/弱上拉
采用拉电流的时候单片机的IO应当设定为推挽输出/强上拉模式
在做矩阵键盘的时候应注意,要加上先留电阻,因为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可能出现两个IO均为输出低电平的情况,并且在按键按下时短接在一起,在按键扫描电路中,一个口为了读另外的一个口的电平的时候,必须先置高才能读取另外一个IO口电平而51单片机在弱上拉口在有0变成1的时候,会有两个时钟周期的强推挽输出电流,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个IO损坏,可以在案件扫描电流两边各加300ohm的电阻,或者不出现按键两端的IO同时为低的情况。
作者:
51hei电控2112312
时间:
2014-12-24 20:29
GOOD!!!
作者:
daniu
时间:
2014-12-24 23:28
sfr:特殊功能寄存器声明
sfr16:sfr的16位数据声明
sbit:特殊功能位声明
bit:位变量声明
例:sfr SCON = 0X98;
sfr16 T2 = 0xCC;
sbit OV = PSW^2;
P3.0:RXD串行口输入
P3.1:TXD串行口输出
P3.2: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WR外部写控制
P3.7:RD外部读控制
n当P0作为I/O口使用时,特别是作为输出时,输出级属于开漏电路,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会有高电平输出;如果作为输入,必须先向相应的锁存器写“1”,才不会影响输入电平
IO口默认高电平
作者:
daniu
时间:
2014-12-24 23:33
现在使用的增强型的STC15F2K60S2型
现在的硬件配置有
有一路硬件SPI通信
3通道PWM/可编程计数器/ 获和比较单元(CCP)
51单片机是8位的,MSP430的数据是16位的,如何用来存储32位的数据那,(PS:其实这个完全不是问题啦)
也许是可以说寄存器是8位的,但是数据经过处理整合之后成为32位的。
常见名词
ALU :算数逻辑控制单元
ACC:累加器
程序计数器:用于管理程序的运算流程
DPTR1
DPTR0:数据指针位
PSW:程序状态字
F0 PSW.5 用户标志0
F1 PSW.1 用户标志1
用户标志可以使用户用来自定义的。
OV(PSW.2)溢出标识位,只是运算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溢出的情况。
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其实我认为像这样的数上面的竟然都是STC15F2K60S2的标识,太水了。
这个就是广告好不,不过这本书上面不提供P0上拉了。很是奇怪
IO共有四种的模式
准双向口/弱上拉
推挽输出/强上拉模式
仅为输入高阻。
开漏模式
PnM0和PnM1寄存器管理。貌似只有官方的寄存器有
作者:
blj178
时间:
2014-12-25 13:58
#在这里谢谢分享! 快速回复#
作者:
GG-路人乙
时间:
2015-1-18 18:41
感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