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侦听特定IP多播地址的那一组主机称为一个主机组。 |
? | 主机组的成员关系是动态的,主机可以在任何时候加入或离开该组。 |
? | 主机组的成员数量没有限制。 |
? | 主机组可以跨越多个网段。这种配置需要IP路由器上的IP多播支持,并要求主机能够将它们对接收多播流量的意愿注册到该路由器。主机注册是使用“Internet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来完成的。 |
? | 主机可以向不属于对应的主机组的某个IP多播地址发送流量。 |
? | 224.0.0.1 - 该子网上的所有主机。 |
? | 224.0.0.2 - 该子网上的所有路由器。 |
? | 224.0.0.5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算法第2版,设计用于到达某个网络上的所有OSPF路由器。 |
? | 224.0.0.6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第2版,设计用于到达某个网络上的所有OSPF指定的路由器。 |
? | 224.0.0.9 -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RIP)第2版。 |
? | 224.0.1.1 - 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 |
? | 确定要使用的IP多播地址。 该IP多播地址可由应用程序硬编码,或者通过一种分配唯一多播地址的机制来获得。 |
? | 将IP多播数据包放到媒体上。 发送主机必须构造一个包含预期目标IP多播地址的IP数据包,并将它放到媒介上。对于诸如以太网、FDDI和令牌环网这样的共享访问技术,目标MAC地址是根据先前描述的IP多播地址来创建的。 |
? | 通知IP接收多播流量。 为了确定要使用的IP多播地址,应用程序必须首先确定是创建一个新的主机组,还是使用某个现有的主机组。为了加入某个现有的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硬编码的多播地址,或使用从某个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派生而来的地址。 在确定组地址之后,应用程序必须通知IP在某个指定的目标IP多播地址接收多播流量。例如,应用程序可以使用Windows Socket(Windows套接字)函数来通知IP关于所加入的多播组的情况。如果多个应用程序使用相同的IP地址,那么IP必须向每个应用程序传递多播数据包的一个副本。当应用程序加入或离开某个主机组时,IP必须跟踪哪个应用程序在使用哪个多播地址。此外,对于多宿主主机,IP必须跟踪每个子网的主机组的应用程序成员关系。 |
? | 将多播MAC地址注册到网络适配器。 如果所使用的网络技术支持基于硬件的多播,那么网络适配器会被告知将数据包传递给特定的多播地址。对于诸如以太网、FDDI和令牌环网这样的共享访问技术,Windows 2000 NdisRequest函数可用于通知网络适配器响应对应于某个IP多播地址的多播MAC地址。 |
? | 通知本地路由器。 主机必须通知本地子网路由器关于它正在侦听某个特定组地址的多播流量的情况。注册主机组信息的协议是“Internet组管理协议”。目前使用的IGMP有两个版本:IGMP第1版(IGMP v1)和IGMP第2版(IGMP v2)。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 TCP/IP支持IGMP v2。主机通过发送“IGMP主机成员关系报告”消息,在某个特定的主机组中注册成员关系。 |
? | 接收所有IP多播流量。 |
? | 转发IP多播流量。 |
? | 接收和处理“IGMP主机成员关系报告”消息。 |
? | 查询连接的子网以了解主机成员关系状态。 |
? | 将组成员关系传达给其他IP多播路由器。 |
? | 如果设置为0,那么该地址为单播(或单独的)地址。 |
? | 如果设置为1,那么该地址为多播(或组)地址。广播地址也会设置多播位。 |
? | 从源转发出流量以防止循环。 |
? | 最小化或消除发送到不需要该流量的子网的多播流量。 |
? | 最小化路由器上的CPU和内存负载以实现可伸缩性。 |
? | 最小化路由协议的开销。 |
? | 最小化加入延时,即某个子网上的第一个主机成员开始接收组流量所花的时间。 |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