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程序写进单片机后完全没有执行是什么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hjsbs    时间: 2016-5-26 21:26
标题: 程序写进单片机后完全没有执行是什么原因?
程序写进单片机后完全没有执行出来是什么原因?  生成hex文件过程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作者: zl2168    时间: 2016-5-26 22:17
能在keil中生成hex文件,说明程序语法无措,单步等于能实现程序设想的功能。
作者: zl2168    时间: 2016-5-26 22:20
其他完全没有执行的原因多了去了,仅凭楼主二句话,神仙能给你答案。
作者: admin    时间: 2016-5-27 03:51
这个需要具体看你的程序和电路
作者: 784667679    时间: 2016-5-27 08:14
这问题问的面太大了,单片机是好的吗,运行其他程序可以的话,说明是你这个程序的问题,是不显示还是没输出?
作者: peterpanpan    时间: 2016-5-27 10:20
能生HEX只能说明程序的语法可以。。能不能执行还要看程序里的变量,电路等。。
作者: super_dt    时间: 2016-5-27 13:21
EA置高电平了么,否则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
作者: flls2014    时间: 2016-5-27 15:22
上传源文件看一下,代码没有问题的话,就是硬件有问题
作者: liuyimao485812    时间: 2016-5-27 15:34
晶振没起振,程序也不会执行。
作者: 363yang    时间: 2016-5-27 20:54
能把你的代码和硬件信息贴上来吗? 描述的详细一些别人才能看到哪里出了问题
作者: shenjinliang    时间: 2016-5-27 22:49
一般是程序问题,但还需要看看硬件,最小系统的硬件是没问题的,可以加个LED等来检测一下
作者: asdad    时间: 2016-5-28 12:10
也许执行到哪里断了吧
作者: JAIOSI    时间: 2016-5-28 12:43
需要具体看你的程序和电路
作者: 文旺    时间: 2016-5-28 17:34
程序能编译的话,估计就是你程序写错了,不是语法问题
作者: 天心极    时间: 2016-5-28 18:00
①生成hex文件要注意代码优化等级不能设置过高,等级设置默认等级2就好,优化等级高可能会出问题
作者: 天心极    时间: 2016-5-30 22:36
天心极 发表于 2016-5-28 18:00
①生成hex文件要注意代码优化等级不能设置过高,等级设置默认等级2就好,优化等级高可能会出问题

在菜单栏project设置里面,传不了图片,你自己找找。
你百度一下
作者: npn    时间: 2016-7-9 22:46
liuyimao485812 发表于 2016-5-27 15:34
晶振没起振,程序也不会执行。

晶振不起振程序是写不进去的。

作者: npn    时间: 2016-7-9 22:48
一般程序访问了特殊功能寄存器,你那型号缺少了很多寄存器,然后就无法执行。
作者: liuyimao485812    时间: 2016-7-10 05:20
原因是非常多的。
作者: geminiguy_07    时间: 2016-7-11 11:57
那有可能是你的硬件与你的程序有出入,比如:你程序里用的是P2^1引脚,而你的硬件连接的却是P2^2引脚,它虽然执行,但是你无法看到现象
作者: noyak1526    时间: 2016-7-11 14:12
单片机坏了
作者: 1123212143255    时间: 2016-7-30 15:39
换一个程序试一下,再分析。
作者: Tom是只狗    时间: 2016-7-30 15:55
很好的东西1
作者: zl2168    时间: 2016-7-30 21:26
noyak1526 发表于 2016-7-11 14:12
单片机坏了

没接电源,还有天太热。
作者: 淡然若梦    时间: 2016-8-22 10:38
看看你的程序逻辑啊,要是逻辑混乱,肯定有部分无法执行
作者: yun1405007    时间: 2016-8-22 18:59
单片机没工作吧?
作者: 八个人    时间: 2016-8-22 21:17
是不是程序已经跑过了   而你没注意到      
在程序中设置几个标志步骤   观察标志步骤有没有执行       易于观察的标志步骤
作者: WINDCHAN    时间: 2016-8-23 10:38
多数程序问题或者软件设置问题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