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70|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学小结之“勤奋”篇

[复制链接]
ID:28594 发表于 2011-3-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挺自由的,从小学到大学这么多年,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学的生活。没有繁重的课业辅导,没有天天早起的煎熬,没有班主任教育谈话…


尽管如此,我也并没有彻底放纵自己。我不抽烟、平时不喝酒、几乎不逃课。
相比找不到自己兴趣的人来说,我还算幸运,有自己的兴趣,无聊的时候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闲里偷乐。


虽然大一大二时数学课比较多,谁让我是数学系呢?但是还好有些比较有趣的课,大一有VB,大二有C++。当然,有些人可能以为我那么喜欢編程应该很厉害,其实不然,打个比方,当你还是初中时可能会觉得一个很会解数学方程或证明数学题目的人挺厉害,当你大学了你还会觉得一个会解方程的初中生很厉害吗?而且不是很喜欢,相对天天上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来说,我觉得大部份人更不喜欢数学。真是看到定理就心慌,看到证明就头疼。


大一不能电脑,最常去的还是机房,其实也不太记得上网在干嘛,机房限制太多,或许我一直在寻找如何突破限制…还依稀记得经常下一大堆软件,如黑客工具啊,破解软件啊,代理软件啊,那时很迷黑客,还下了很多黑客小说,很多黑客电影来看,后来慢慢了解,还有所谓的黑客准则,黑客是崇高的,只会玩工具的绝不是黑客,黑客是不破坏别人数据的…


我从来不觉得我计算机水平有多高,因为网上看得多了,就会知道差距有多大,很多我都不会。高考时我想过报考计算机专业的,但是我不敢,因为当初我接触电脑时间很短。但是在大学,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虽然总体能力不怎么样,但是至少我提高了不少,我相对我自己的变化量挺大的。回想大学以前,我从没重装过操作系统,因为我不会,我也不敢在自己电脑上试验。


大一虽然不怎么喜欢数学,但是大一的时候大家基本都还和高中生差不多,学校教什么就学什么。平时还会去图书馆做做作业,最后也得了个三等奖学金。有人说,大学得奖学金其实不难,稍微认真点,有你高中时的十分之一认真就可以了。或许有点道理。


大一认了个妹妹,虽然很少见面,不过短信电话也聊不少,曾经是个很不错的朋友。


习惯了多年以来寒暑假也不放松学习的习惯,大一时的目标是学PS以及网页三剑客。当时下了几个G的视屏资料,下载资料是会上瘾的,下载的时候很开心,但是看的时候就不怎么开心了,一般看前几个视屏时会比较新鲜,接着就厌烦了。于是大一结束时也就只会PS的最基本操作,什么通道啊也就停留在只听说过这个词语的程度。


大一、大二我一直遵循的原则是不喜欢的课只求不挂课,把精力全放在喜欢的课上。这样过得就会很开心。每周就一直盼望着上自己喜欢的课。


我们专业的课程简单概括就是:数学课越来越少,计算机课越来越多。


一直渴望快点大三大四,因为那时就不用学晦涩的数学课了,不过后来学着学着才发现其实一直渴望上的计算机课程也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一点也不好玩。


大二的暑假在论坛认识了很多很多人。我大学里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去了论坛,如果我没去那里,那么生活绝对失色不少。


大二、大三依旧认了几个妹妹,呵呵。或许是我所有亲戚中没有妹妹的原因,说来也怪,那么多亲戚居然没有妹妹!


大学前两年,于其说是在学校上课,还不如说是自己在学习。不过准确得说也就是玩玩,自学境界不高。想到什么就看些相关方面的书。记得大二寒假发现一本书叫《自己动手编写操作系统》,感觉不错,为此还装了个虚拟机玩玩(有段时间装了个Ubuntu玩玩),不过还没看几页发现要先学汇编语言,于是又去看王爽的《8086汇编》,看了几天又突然对软件破解感兴趣了,去过大名鼎鼎的看雪论坛,说是大名鼎鼎,其实之前我没听过,还下载了段钢的一本很经典的破解入门书。可惜看了也没几页…看了《疯狂的程序员》后突然对编译很感兴趣,把传说中编译原理方面最牛三本书—龙虎鲸三书都下载了。不过记得没错的话,是珍藏着,没看过。


大二时给一学姐做过毕业设计程序,先不论这个程序难度如何,但是光“大二给学姐写过毕业设计程序”这个事件就说出来好像很厉害一样。后来将这个程序作为我某门课的期末作业交了,结果那老师就一直让我继续做下去,加某某功能,在大三开学前几天居然亲自打电话给我让我做东西,有志培养我在他的方向发展,可惜我对图形图像处理方面兴趣不大,且需较强数学理论基础,加上新苗计划抽不开身,就推荐了另一同学。


大二上完C++下载了著名的《think in C++》、《efficient C++》、《C++技术内幕》等等,后来想做VB那样的窗口程序,于是二手书店顺便买了《VC++教程》。上完网络时,知道网络方面有部神作,《TCP/IP协议详解》三卷。我全部下载了后没看。


大一大二两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我一直在思考我们专业到底能学到什么,出路在哪里?作为一个杂交学科,我曾一度迷茫,但是随着年级增加,答案逐渐明朗。


在CSDN看了《IT学生解惑真经》,我开始醒悟,PS、FLASH那些通通不叫计算机技术,学计算机的会那些是理所当然的,不会也没事,真正该学的是数据结构,于是我找到了该领域的天书,《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看了没几页发现我还是先学好数学要紧。


大二下学期在学习运筹学时要用到一个软件:LINDO,网上找不到中文版,由于看过一些破解方面的书,就现学现用,将其汉化,虽然只是部份汉化了,翻译得也不正规,而且汉化过程也很没技术含量,但还是兴奋了好久。


回顾以上,我发现我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很多书都得到了,但是却没看,我把原因归结为是电子书不清晰,而且对着电脑看难受。于是当大三来临时,我转向图书馆。本来想学学MFC,听说过时了,就从图书馆抱回厚厚几本C#的书,后来证明实体书也看不了几页。
当然,大三依旧下载了几个G的视屏书籍资料。其中不乏被N多人称颂的《think in JAVA》,阎宏的《设计与模式》等等,资料可谓是琳琅满目。


有人说大学里应该多考证书。经过百度,我才懂得,所谓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给非计算机专业的人考的,真正的专业人士该考软件水平考试。不过我一直没去考,因为我一直觉得没准备好,实力还不够,一等就等了好几个学期,一直没考。


大二的时候参加了新苗计划,报了个和我们专业完全不搭界的项目,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下载了一大堆的单片机视屏资料,又是几个G的,不过就停留在会点亮个二级管的未入门水平后搁置了。


某段时间,对外挂很感兴趣,下载了QQ桌球外挂,用了发现很神。想学制作外挂了,下了好几个G的外挂入门视屏,还分初级、中级、高级篇,兴奋之余,便是平淡。


大三学了JAVA,老师一再强调只学了JAVA语法是完全不够的,目前它只要应用在WEB方面,所以必须学下JSP,然后学学SSH框架,于是该学的我全部下载了,有书有视屏,还去图书馆借了几本来,结果还是半途而废。


大三上学期由于机缘巧合,用MATLAB帮人做东西,又是下载了大量MATLAB的书。


回顾三年,我很少被强迫去学,都是跟着兴趣自学,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没课就天天睡懒觉,既轻松又快乐,充实又好玩。大一以后,我就基本不做数学作业,都是抄别人的了。平时我就在做自己的事情,期末考试前拼命复习下,至今也没挂科过,计算机课程很少,就靠着极少的计算机课拉分,却也都能得个三等奖学金,生活显然比抓着头皮逼自己学不喜欢的课程得个一等奖学金的滋润潇洒休闲多了,当然也偶有以学数学为乐的尖子生。


大学很幸运,除了一千米长跑有过一次补考,所有其他考试都是一次性通过,包括英语四六级,而且还是“裸考”状态下过。


总得来说,作为非计算机科班出身的我,涉及的面也不少,但深度远远不够,有人说:面不在广,在于精。可我总是无法潜下心来专心研究一门。


有个笑话说,我们专业的人遇到别人问数学问题,就说自己是学计算机的;遇到问计算机问题,就说是学数学的…


我们专业的性质注定了我们无法成为计算机科班出身,却可做个拥有计算机和数学双重背景的人。 

此日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51黑电子论坛 |51黑电子论坛6群 QQ 管理员QQ:125739409;技术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单片机教程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