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和R8交换一下位置试一试吧,或者将R9断开 |
Y_G_G 发表于 2019-10-25 14:07 谢谢大哥 |
输入电源要加滤波器,过零触发光耦输入端要加100nF的电容防干扰 |
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你自己理解一下吧 ![]() |
dinoking 发表于 2019-10-23 16:54 没有图,波形看不明白,也不知道你接的哪里 |
Y_G_G 发表于 2019-10-23 13:48 光耦触发电流15mA,我用的300欧姆,改过来了,图忘记改了,测试出来结果差不多,没有啥太大区别 |
dinoking 发表于 2019-10-23 11:15 不是要低电平驱动,是要参考数据手册里的接法,你不会是没有看过这光耦的数据手册吧? 你用360欧的电阻,输出电流是没有达到数据手册中的电流要求的 |
Y_G_G 发表于 2019-10-23 08:44 输出波形测量的在OUT那个位置,moc3021一定要单片机输出低电平驱动3021吗,三级管那块,我试下吧 |
哥们为何如此呢 已经有人告诉你了,你moc3021的电路不对呀?你没有看到吗? 在你的电路已经不对的前提之下,后面种种的分析都是一点意义都没有呀! R10改成180欧,Q3接法要参考moc3021的数据手册,不能像你那样使用射极跟随器那样的接,我不知道那样接行不行,但至少,按照数据手册的电路总的来说是问题不大的. 控制继电器的不需要光耦的,用三极管或者MOS管就可以了 你所谓的输出波形至少要标志测量点在哪,至少我现在还不知道哪个波形是在哪里测试的 |
前两幅示波器图形来看,我的双向可控硅在触发信号结束后立马关断了,这是为什么啊 |
wulin 发表于 2019-10-22 06:32 有一点我忘记说了,我的负载需要通过大电流,最低5A |
给你一个半波调压电路参考。这是一个单片机控温的加热电路的电源部分。这个电路优点是设定电压范围宽,设定范围内平滑稳定无跳变。缺点是触发电流小,导通瞬间功耗较大(因输出电压较低不适合用触发二极管)。笔者的负载是纯阻性,效果良好。没有用感性负载试过,效果不得而知,仅供参考。![]() |
hhh402 发表于 2019-10-21 18:01 输出不稳定怎么改进呢,还有火线零线交换位置,万用表测出来结果一样,但是示波器测出来不一样是为什么呢 |
半波一样的,零点时触发,触发时间5ms,这样半波10ms都会导通,下一个负半波如果不需要就不要触发,如果想触发哪一个半波就在零点时触发5ms那这个半波就会导通了。单片机很容易控制的。 |
hhh402 发表于 2019-10-21 18:01 我只要半波,不能一个周期开,只要一个周期里面的正向半个周期,或者反向半个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