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价格问题 N管比P管要便宜一半多。 如果用N管做高侧 就一定需要做N管驱动,所以成本上面又上去了。主要是以现在成本为主,产品小型化,所以这二者兼备。所以中国市场会以这个为主。国外都是以正端为主 主打安全性,及可靠性。 这个也我们国人也是要本土化 我们看重的是成本之后在来看这个安全性。相背而看吧!国情为主,这么多年这样子发展也是有我们中国的优势。 |
T_Trigger 发表于 2020-11-24 15:58 控制正端,有负载的情况下充电,负载也是直接加载电源两端的呀,起不到保护负载的作用,因为毕竟负载时接在PACK+&-两端的嘛,除非充放电分口。 |
没有FAE,控制负极好,负极G极电压低,NMOS选择也多。 |
QWE4562012 发表于 2020-11-26 09:56 不是每天都上线,回复延时,抱歉! 先回答你所发的图中断开负端涉及到的通信及烧坏问题:什么情况下会烧芯片或者管子呢,只有电压高过芯片管脚耐压时,才会烧。单纯的电流过去顶多就是芯片太热,最终过温保护(latch_up时除外)。 按你的电路接法,可以看出是一个线性充电的,断开没有烧芯片的可能, 断开环路后考虑各种寄生电感的存在,会有电流(比如电子打火类似,寄生电感上的电流环路突然断开,然后电流会转换为尖端电压击穿空气,形成火花,这时的电压就比较高的)。 且单片机的输出都是开漏结构,IO口具体耐压不知道,6V以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就是你的这里面其实压根就涉及不到通信的东西,顶多就是单片机给个信号过来控制一下,顶多算个单工控制。也就是你的芯片不会给控制端任何的电流或者电压。所以我没有明白 怎么会烧主控的问题,如果你有实例可以发出来分析一下是哪里的问题导致的。 |
T_Trigger 发表于 2020-11-24 15:58 听君一席话 明白了。只是控制正端和控制负各有好处。还有一个烦请陆总赐教下,很多人说控制负端,一旦断开负极。通信就中断了,而且会把主控或者通信芯片灌进去电流烧坏,我不明白这个。电流的路径是怎样的?怎么断开负极反而有电流?按理解,断开负极都没有回路了啊,为何形成了电流? |
TTQ001 发表于 2020-11-26 04:30 涵盖了所有消耗 啥意思 |
在电路的正侧和负侧的BMS控制具有不同的优势。 对于正极电路侧的控制,优点之一是它涵盖了电池的所有消耗。 |
T_Trigger 发表于 2020-11-24 16:02 驱动电容?驱动电路吧 |
T_Trigger 发表于 2020-11-24 15:58 补充一下,控制负端的好处在于,MOSFET的驱动电压可以比较低,也可以省掉外部的一个MOSFET的驱动电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