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这一步的目的是先测量一个精度到米的距离) ![]() 比如25.55米,此时只能测到25米,剩下的不知道。 ③(这一步公式和上面略有不同,因为我们上一步骤已经测得距离范围,通过这个范围我们可以算出更高的精度分米厘米)然后用一个频率尺小于测距距离,测量过程中,把上面的25米带入一个公式,算出更高精度。 ④假设上面我的理解是对的,那么这个方法,类似于,计算防盗窗要几根圆管。 一开始我摸不知道要几根,然后我们测量框的内部宽度,加一个圆管的直径,除以圆管直径加11(这个11是一种假设和不确定性)然后自然就会出现整数和小数。如果我们强烈要求圆管与圆管直接距离不能大于11(厘米)那么小数就看做成一个整数带入公式。 整个过程就是先计算一个模糊的,然后通过模糊的结果,带入公式,进行计算。 |
Wongrui 发表于 2021-7-27 17:14 刚好差一个周期确实是重叠了,但实际的相位差远远达不到一个周期。因为毕竟是光在跑,而不是人在跑。 |
ly1972001 发表于 2021-7-27 15:54 射光和接收光都是正弦波,接收必然滞后发射一定的相位,这个差就是光运行的距离。 不理解,为啥接受必然滞后一定的相位? 如果发射端的正弦信号表达式为: f(t)=Asin(wt+φ) 接收端的正弦波信号表达式为: g(t)=Bsin(kt+Θ) 显然地, A=B;w=k 如果φ、Θ刚好相差一个周期的话,那么f(t)和g(t)不就是一样的吗 |
相位测距基本原理:发射光和接收光都是正弦波,接收必然滞后发射一定的相位,这个差就是光运行的距离。实际工业上的处理更复杂,否则没有精度。举个例子,全站仪的测距精度 1.5公里测程时,精度最高2mm.它就是用的相位测距。 |
iamluckman 发表于 2021-7-27 00:02 谢谢回复, |
有了一点进展,据说基本原理就在高中和大学的数理化中,意思就是高中大学的知识就可以制造基本的意思,虽然精度很低, |
![]() ![]() |
今年帮别人做项目也写到这个,相位法比较绕,需要用到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三维视角是用到三角几何。 要相信自己,慢慢看是能吃透的 |
Hephaestus 发表于 2021-7-26 15:24 百度一下又是一个物理名词,头发掉的厉害,就不祥看了。 |
泊松亮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