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wzfyz 发表于 2022-9-12 16:34 感谢班长 不过还是没搞懂 |
Hephaestus 发表于 2022-9-9 19:15 模电 数电 单片机 有没有合适的书籍推荐一下 不要那种很多计算的 |
Hephaestus 发表于 2022-9-11 03:56 你内力深厚 有没有号的书籍推荐一下 适合我的 |
【1.输入阻抗、输出阻抗……】 答1、这是物理特性,是个东东总有电阻,它由放大器的结构决定。 你的输入信号必有内阻设为R1,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设为R2。R1与R2总存在串联或并联的关系,R1与R2共同瓜分输入信号,只要R2瓜分的信号,在你能容忍的范围内,你的选择就成功了。 你的负载为L1,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设为L2。L1与L2是串联关系,L1与L2共同瓜分输出信号,只要L2瓜分的信号,在你能容忍的范围内,你的选择就成功了。 【2.电压放大倍数、电流……】 答2、没有必要分这么多,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后,分分种就可以推出结论。 【3.功率放大倍数……】 答3、不全面,任何放大一定是前后两个东东比较。如果输入功率不知道,或输出功率不知道,如何确定功率放大了多少? 运算放大器输入阻抗极大,输出阻抗极小、放大倍数极大。 三极管远不及运放的以上三大特点,但三极管占地少、价廉。 【4.频率特性好或者差……】,是基于什么原理分析出来的 答4、好与差至少有两者进行对比。用放大器分别对频率f1与频率f2信号进行放大,比较结果就出来了。 主要是电路放大通道中的容性、感性元件对频率呈现不阻抗。 【5.MOS管是否也和三极管……】 答5、没有必要分这么多,理解MOS的工作原理后,还不是手到摛拿。 |
coody_sz 发表于 2022-9-9 17:41 共基极电路致命缺点是——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级间需要用变压器耦合,早年三极管非常贵的时候,共基极电路因为在接近fT时依然有一定放大能力,所以被用来榨干三极管的所有能榨干的性能,加上高频电路,变压器也很容易做,几圈的小事情。因为变压器耦合还是太麻烦,不适合远离fT频率的场合,三极管性能上来以后,这种电路基本就被淘汰了。 |
共基极放大器已经可以不学了。 |
不错,可以学习一下。太久了都差不多忘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