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气温及水温的变化,是需要时间的,这样的强惯性对像,只需间歇性干预就可搞定, 这样的干预方式就是 起停控制,有说,起停控制是变结构控制的一种,又或者,起停控制就是变结构控制, 同样的概念问题,梆梆控制,跟起停控制究竟又是甚么关系,是隶属还是别称,滑模控制究竟是不是梆梆控制的进阶版?! |
交流也好,求师问学也罢,上论坛,我总是先做过功课的,可不是伸手派, 万事开头难,科普,对入门者而言是巨大的助力,甚至,即使是彻头彻尾的行外人也能获益,可是,对于滑模控制,似乎压根儿没见有科普过咧。 |
结构,这词小学生也能懂,但放到专业领域中,就让行外人犯迷糊了! 这「结构」究竟是甚么鬼咧,电路图中画着的那个拓扑就是「结构」了吗,又或者,变结构是否相当于 粗调 或手动换档呢?! |
对我而言,了解滑模控制需要的是: 变结构的确切定义和一张实际电路图, 定义,无需图片来解释,不要含混其词自然好理解, RCC也算是个开关电源 ,纯硬件,不需甚么「算法」,变结构控制能像RCC那样以纯硬件实现吗?! |
前些天看过一些网站对滑模控制的介绍, 好傢伙,就那么个方块图已比我帖子中的实体电路还复杂, 对我这门外汉而言,无论知识水平还是动手能力,都是玩不转的咧。 |
LhUpBJT 发表于 2024-10-13 23:59 有一点我现在可以非常肯定, 负反馈如果只靠Vout,欠补偿这宿命是无法打破的,改变误差比较放大器的增益同样解决不了此问题, 所以必须引进Vout之外的力量,这干预,可以是更改主体拓扑的参数,也可以是重整「电压环」的工作点, 以此图为例,你可以新增一个Rin,直接从Vin连至Q1基极,这大概就是最简单的「前馈」吧,不过,「前馈」只能消除Vin波动对Vout的影响,对于负载的投切或扰动是束手无策的,因为,负载不应该 (亦根本不可能) 给出「前馈」所需的变量,而且,「前馈」是开环的,会有过份补偿之虞。 |
滑模变结构控制,似乎是一种算法,不过,你想要施展,也得有个「终端」来领受吧?! 反正有一点可以肯定,滑模变结构控制跟负回授绝不一样,负回授,这图的电路直接就能做,而想要做到滑模变结构控制,是不是还得要添加点什么东西才行呢,朋友?! 或者你们会觉得,滑模变结构控制在此电路不适用,那好,把这串联稳压器由线性改为开关可以不,那就成了buck电路, 滑模变结构控制,开关电源适用了吧,那么请问,哪部份的「结构」变了,被「滑」者又是哪一个元件,难道此乃商业机密,不方便公之于众吗?! |
LhUpBJT 发表于 2024-10-9 00:45 此电路,全部元件都是普通的,不可调不可控, 十六套电路,皆按此模子铸就,把十六种工况分别设置进去,你觉得,它们的V.out会相同吗,T2们的 Ic 会相等吗? ! 想要令十六套电路的V.out都一样,每套电路中的某些元件的参数就不能相同,虽然拓扑依旧一致,但因某些元件参数不再相同,每一套电路的「结构」也就不一样了, 把那些 在各电路中参数不一样 的元件改为可调可控,就能以一套电路适应任何工况,这就是 “变结构” 的具体措施与直观诠释,这跟「梆梆控制」不一样, 梆梆控制是以两种配置反复切换而取得中间状态,跟开关稳压的原理有点像,而滑模控制则是直接利用V.in和Ro的人为变更,一步到位地控制系统的 “传递函数”,无论是梆梆还是滑模,负反馈的基本平衡 都几乎不受V.in或Ro的人为变更所影响。 |
既然是负反馈电路,那总得有相关链路才能成事吧, D3,在一般电路中只是电阻,D3和R3,就是反馈链,T2接收的信息,就是D3的分压, 不过,这分压的作用,交直有别,反馈系数(F) 跟採样比(f),相当于直流增益跟交流增益,虽为同根生却不是一个概念, F与甚么相关,就是V.out,是输出参数,而跟f相关的则是 ΔVo,即是V.out的稳定程度,是个动态指标,想要让V.out不受V.in或Ro的影响,f就得要略微大于1,理想结果就是,V.out纹丝不动,那ΔVo转移至T2基极去了,但实际上自然是达不到这程度。 |
LhUpBJT 发表于 2024-10-8 01:47 先给电路赋予一些关键参数, Vcc,5V与12V,Ro,4Ω及8Ω,那么, V.in(∑Vcc)就有 5V、7V、12V、17V 四级, Ro就是 2.7Ω、4Ω、8Ω、12Ω 四种,V.out嘛,就定为 4.5V 吧, 四种Vin跟四种Ro,可得出的工况组合就是十六种,在这里,还是按照惯例,只谈思路不给数据, 大家有兴趣的话,先把图中所有元件的参数算妥 然后照这方子抓十六副同样的「药」(请注意,所有元件都是普通的,不可调不可控), 把这十六种工况 分别配置于那十六台稳压器中,你觉得,所有稳压器的Vo都会是 4.5V 吗,肯定不可能,再看看T2的 Ic,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如果把T2集极断开,或干脆把T2踹掉,Vo的差距肯定只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