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关于BOOST升压拓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像这种BOOST升压拓扑,如果用的是锂电池4.2V&1000mA,负载电流为瞬间的信号(不需要长时间带负载,只需要带450us然后关断一次开启一次,一直循环),电压45V&电流<90mA

1.如何提高升压的效率

2.如何提高输出电压的带载能力

参与讨论的坛友请给出具体的方法,不要扯东扯西,浪费彼此的时间,对项目也是于事无补,谢谢

升压BOOST.png (6.5 KB, 下载次数: 53)

升压BOOST.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淘帖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ID:883242 发表于 2022-5-30 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ID:123289 发表于 2022-5-31 15:28 | 只看该作者
1.如何提高升压的效率
T的开关边沿要陡(驱动上做文章,T的极电容要小);D的压降要小(选材);L的电阻要低,磁阻要大(选材)。
在达成设计目标的前提下,驱动频率取低一点,因为每开关一次,T上都会有功耗的。

2.如何提高输出电压的带载能力
电池限制了你的输出功率,在驱动脉冲周期中,不要有片刻让L进入饱和!
注意:要充分考虑L中的直流成分影响,产生偏磁。易造成单向磁饱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ID:668004 发表于 2022-5-31 15:39 | 只看该作者
yzwzfyz 发表于 2022-5-31 15:28
1.如何提高升压的效率
T的开关边沿要陡(驱动上做文章,T的极电容要小);D的压降要小(选材);L的电阻 ...

如果需要高的升压比, 则电感应工作在非连续电流模式下, 这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能量守恒, 经过几次迭代即可确定维持DCM工作时的最大电感值。 每次开关周期中, 流入电感的能量乘以开关频率必须大于最大输入功率。 假设稳压器效率为70%, 此时可以计算出输入功率。怎样才能使得电感工作在DCM断续模式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ID:668004 发表于 2022-5-31 15:40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输出电压不可控  不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ID:668004 发表于 2022-5-31 15:41 | 只看该作者
yzwzfyz 发表于 2022-5-31 15:28
1.如何提高升压的效率
T的开关边沿要陡(驱动上做文章,T的极电容要小);D的压降要小(选材);L的电阻 ...

如何才能使电感不进入磁饱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ID:879348 发表于 2022-5-31 16:27 | 只看该作者
你的原理就不对,谈何效率,boost的升压极限应该小于10倍,而且倍数越高效率越低,你需要把电感换成3脚电感,选择合适的匝数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ID:668004 发表于 2022-6-1 15:10 | 只看该作者
wufa1986 发表于 2022-5-31 16:27
你的原理就不对,谈何效率,boost的升压极限应该小于10倍,而且倍数越高效率越低,你需要把电感换成3脚电感 ...

我拆了人家的机器  也是很小的双脚电感  47uH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ID:668004 发表于 2022-6-1 15:12 | 只看该作者
wufa1986 发表于 2022-5-31 16:27
你的原理就不对,谈何效率,boost的升压极限应该小于10倍,而且倍数越高效率越低,你需要把电感换成3脚电感 ...

我用4.2V可以干到70V啊  只是带载能力  还需要好好研究  不过电刺激电流都是几十mA以内  甚至是<10m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ID:342822 发表于 2022-6-1 16:49 | 只看该作者
用mos管替换整流二极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ID:668004 发表于 2022-6-2 16:03 | 只看该作者
taotie 发表于 2022-6-1 16:49
用mos管替换整流二极管

那又得加一个栅极控制电路?还是只是利用其体内二极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ID:1031129 发表于 2022-6-2 16:14 | 只看该作者
用mos管替换整流二极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51黑电子论坛 |51黑电子论坛6群 QQ 管理员QQ:125739409;技术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单片机教程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