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湿度检测电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面图片是我最近在做的项目,R1阻值检测探头,阻值都在MΩ级,现在搞不清楚R1阻值变化与R9输出电压的关系,仿真软件模拟出来结果跟实际电路测量结果基本上趋于一致,这个电路思考了两天也没有思路,求大佬解答。

湿度检测电路.png (32.82 KB, 下载次数: 0)

湿度检测电路.pn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ID:1156764 发表于 2025-8-14 0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礼盒先生 于 2025-8-14 10:04 编辑

R1越大,进入Q1集电极的电流越小,经后级放大后影响R9 的电压(u=i*r),两者呈负相关(R1 越大,R9 电压越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ID:1097109 发表于 2025-8-14 11:20 | 只看该作者
礼盒先生 发表于 2025-8-14 09:59
R1越大,进入Q1集电极的电流越小,经后级放大后影响R9 的电压(u=i*r),两者呈负相关(R1 越大,R9 电压越 ...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办法推算出来吗,变化趋势是对的,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推导,因为要通过采集电压推算出来R1大致阻值,确认当前的湿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ID:1156764 发表于 2025-8-14 15:20 | 只看该作者
分压后电压为U1=【3.3*R5/(R4+R5)】-0.7,
进入到Q2的电流为I1=(V1-0)/(R6+R7+R8+R1)
放大后电流为I2=β1*β2*I1
得到电压U2=I2*R9

简单表示是这样的,但是实际上由于三极管的工作点会发生变化,R1和R9电压的关系也会动态变化,所以这个只是粗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ID:1097109 发表于 2025-8-14 17:06 | 只看该作者
礼盒先生 发表于 2025-8-14 15:20
分压后电压为U1=【3.3*R5/(R4+R5)】-0.7,
进入到Q2的电流为I1=(V1-0)/(R6+R7+R8+R1)
放大后电流为 ...

这些我参考豆包了,但是现在仿真出来的数据Q2基极流入的电流很小,与Q1发射极出来的电流相差很多,单位量级相差很多,输入到Q2基极放大电流是在nA级别,Q1发射极电流是在uA,现在主要确定不了他们之间关系如何推导,仿真出来的数据和客户样机实测数据差的不多,主要现在需要推导关系,到时候需要程序推算R1的阻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ID:1156764 发表于 2025-8-15 09:39 | 只看该作者
_Yannnn 发表于 2025-8-14 17:06
这些我参考豆包了,但是现在仿真出来的数据Q2基极流入的电流很小,与Q1发射极出来的电流相差很多,单位量 ...

明白了,
R1是探头,单片机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其实是R9的电压),通过R9的电压算出R1的阻值,最终得到湿度的大小。然后就是不知道放大倍数是多少嘛
但是在三极管的数据手册里,却没有给出uA相关的数据,也得不到uA级放大倍数的相关信息,

这样的话,只有通过实测数据来建立两者的关联才行啊,关系式没有具体数据也不好推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51黑电子论坛 |51黑电子论坛6群 QQ 管理员QQ:125739409;技术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单片机教程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