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就是指电解质(!是电解质,不是“电解”)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
将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脱离原子,叫做电离,这时所需的能量叫电离电势能。
物理上的电离过程: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周围的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由于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电子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是中性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所谓电离,就是原子受到外界的作用如被加速的电子或离子与原子碰撞时使原子中的外层电子特别是价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脱离,原子成为带一个或几个正电荷的离子这就是阳离子.如果在碰撞中原子得到了电子,则就成为阴离子。
化学上的电离过程:
化学上的电离是指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例如溶于某些溶剂、加热熔化等),电离成可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在电离前可能是不含有离子(例如氯化氢),也可能是尽管有离子,但是里面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例如氯化钠固体)。 电离有两种,一种是化学上的电离,另一种是物理上的电离。
电离有完全电离和不完全电离之分。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如硫酸、氯化钠、氢氧化钠等。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呈现不完全电离状态,如氯化汞的电离,硫化氢的电离等。 应当注意,电离与电解是有区别的。电离过程根本不需要通电(会电离的物质,只要溶解在特定溶剂里就会电离),而电解则需要外部通以电流。 物理电离的方式:高温 电场 高能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