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过程和自动化仪表组成。 过程控制系统按设定值可分为定值、顺序、随动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前馈、反馈、前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按安装场地可分为现场式、控制室式。 自动化仪表按能源形式可分为气动、电动、液动。 模拟式自动化仪表的信号制:气动0.02~0.1MPa;电动4~20mA,1~5VDC。
热电阻(500℃以下)的测温原理基于热阻效应。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如何进行补偿? 答:①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只有在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时,热电动势才与被测温度具有单值对应关系。由于制作热电偶的热电材料价格昂贵,不可能将热电偶的电极做得很长,结果导致冷端温度受被测温度的影响较大而不断变化。 ②使用补偿导线与热电偶冷端相连,将冷端延伸到温度相对稳定的环境内而不影响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压力检测的方法有弹性式、液柱式、电气式、活塞式。 流量检测的方法有: ①体积流量检测法:又可以分容积法(直接法)和速度法(间接法)。 ②质量流量检测法:也可以分直接法和间接法。 物位检测的方法有静压式、电气式、声学式、射线式。 比例(P)调节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调节规律。 单纯的积分(I)调节器是不能工作的。 单纯的微分(D)调节器是不能工作的。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快开、直线、对数。 被控过程在负荷变化较大的场合宜选用对数调节阀,当调节阀经常工作在小开度时,则宜选用对数调节阀。 目前应用最多的安全栅是齐纳式和变压器隔离式。 第四章,例题4.1/4.2* 串级控制系统通过在系统中设计副回路来克服二次干扰。 串级控制系统适用于容量滞后、纯滞后、干扰变化剧烈、参数相互关联、非线性的过程。 前馈控制系统通过在系统中设计补偿器来快速消除偏差。 前馈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 前馈控制往往不单独使用。 分程控制适用于减少能耗、扩大调节阀可调范围、不同介质的过程。 均匀控制系统在结构上没有特殊性。 均匀控制系统参数应均匀缓慢的变化。 均匀控制系统参数应在限定范围内变化。 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将工艺生产过程的限制条件所构成的逻辑关系叠加到正常自动控制系统上形成的一种控制方法。 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中积分饱和的克服措施有外反馈法、积分切除法、限幅法。 Smith控制系统通过在系统中设计预估器消除纯滞后。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开放性、互可操作性和互用性、功能自治性,结构的高度分散性,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功能分散、信息综合与集中管理、局域网通信技术、高可靠性、构成灵活与扩展方便、采用面向过程语言。 干扰的来源:电磁辐射、引入线传输、接地系统、系统内部。 抗干扰的措施:隔离、屏蔽、滤波、避雷保护。 *设计题要点:被控/控制参数选择 仪表绘制标注 调节阀气开气关选择 调节器正反作用选择
下载 :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资料.doc
(43.5 KB, 下载次数: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