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交通灯控制器设计分享给大家
基本multisim12设计实现,包含原理图和设计文档
二、设计框图及电路系统概述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参数计算 四、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设计电路图、程序、表格、数据等
1.2.10在一个具有主、支干道的十字路口,设计一个交通灯自动控制装置。红灯 (R) 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 Y)亮为过渡,使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到禁止线以外,绿灯(G)亮表示该条道路允许通行.概念图如下。 
图1 交通信号灯的概念图 在一个十字路口,设计一个交通灯自动控制装置存在主、支干道。红灯(R)亮表示该条道路禁止通行,黄灯(Y)亮作为警示通行,绿灯(G)亮表示该条道路允许通行。具体实现的要求如下: 1.十字路口两条公路优先级不同,分主支干道,主干道经常通行,支干道有车才通行。 2.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通行,并实现主干道每次至少放行30秒(即绿灯30s),支干道每次最多放行20秒(即绿灯20s);采用传感器分别监测主、支干道是否有车,有车时向主控制器发出信号,实验中用逻辑开关代替。 3.每次绿灯变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5秒,此时原红灯不变; 4.设计5秒、20秒、30秒计时的译码显示电路,每秒改变一次显示数字。 5.当任意一条路上出现特殊情况,如消防车、救护车或其它需要优先放行的车辆时,各方向上均为红灯,计时停止。当特殊运行状态结束后,控制器恢复原来状态,继续正常运行。用逻辑开关模拟有无特殊情况。 二、系统设计概述及设计框图2.1.1系统设计概述:该系统由主控电路来控制计时器和驱动电路,而cp脉冲控制主控制器的有效和无效输出,并且由开关来代替传感器实现主支干道有无车流的模拟。主控制器无法直接控制信号灯,而需译码电路转化成有效值进而控制信号灯的明灭。总体电路设计思路和框图如下所示。 2.1.2 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图2.交通信号灯设计原理框图
三、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参数计算第一个设计 3.1计时器的设计 本设计一共需要五个计数器,选择较为简单的十六进制计数器74LS192D,用置数法分别设计出五进制计数器、二十进制计数器、三十进制计数器。置数方法为同步反馈置数,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3.30进制计数器原理图
图4.5进制计数器
图5.20进制计数器
3.2主控器的设计 3.2.1信号灯状态与车道运行状态如下: S1:主路的绿灯亮,车道通行;支路的红灯亮,车道禁止通行 S2:主路的黄灯亮,车道缓行;支路的红灯亮,车道禁止通行 S3:主路的红灯亮,车道禁止通行;支路的绿灯亮,车道通行 S4:主路的红灯亮,车道禁止通行;支路的黄灯亮,车道缓行 规定: G=1:主路绿灯亮 Y=1:主路黄灯亮 R=1:主路红灯亮 G支=1:支路绿灯亮 Y支=1:支路黄灯亮 R支=1:支路红灯亮 TL:30秒计时器 TS:20秒计时器 TP:5秒计时器 传感器用开关代替: 主干道是否有车:L表示,1表示有车,0表示无车; 支干道是否有车:S表示,1表示有车,0表示无车; 是否有特殊情况:T表示,1表示有,0表示无。 3.2.2状态装换图和状态装换图 图6.主支干道状态转换图
图7.状态转换表
一共有四个状态用两个JK触发器实现,画出卡诺图化简得
图8.主控制器电路图
3.2.3译码驱动电路的设计
图9.译码驱动电路
图10.交通信号灯总电路图 1
设计(综合实验)文档 四、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4.1主、支车道均无车:主道绿灯,支道红灯 图11.主支车道均无车的开关控制和交通灯情况 4.2主、支干道一方有车,一方无车,有车的一方通行 4.2.1主干道有车,支干道无车:主道绿灯亮,支道红灯亮 图12.主干道有车,支干道无车的开关控制和交通灯情况 4.2.2主干道无车,支干道有车:主道红灯亮,支道绿灯亮 图12.主干道无车,支干道有车的开关控制和交通灯情
4.2主、支干道均有车时  主干道绿灯亮,支干道红灯亮,30s倒计时开始  主干道黄灯亮,支干红灯亮,5s倒计时开始  主干道红灯亮,支干道绿灯亮,20s倒计时开始  主干道红灯亮,支干道黄灯亮,20s倒计时开始 1
设计(综合实验)文档1.第二个设计: 1.1控制电路:用两片74LS192N实现30s倒计时到0s,因为项目所需的计时为60s计时,而可以有规律的把60s分成两段相等的30s来实现电路的功能,不妨设置一个D触发器连接到两片192计数器的置数端,实现30s到0s之后,两片192计数器重新置30,而D触发器此时翻转一次,也就是D触发器状态的改变从而实现两个30s控制的60进制循环。
图12.两片192计数器实现30秒倒计时 图13.D触发器实现两个30秒周期循环 1.2输出电路:其中支路由低电平(ground)和BUS STOP线连接子电路实现输出,来控制显示数码管的示数和交通信号灯的开和灭;主电路由高电平(VCC)和mode端以及连接禁行端,实现强制手动,两个方向全部禁止通行,计时器停止。 图13.输出连接子电路,实现控制发光二极管和交通信号灯
1.3子电路:分为五个大板块,分别为黄灯信号筛选,绿灯30-5计时调整--十位/个位,红黄/绿灯计时信号输出选择和红黄绿信号组合输出。 图14.子电路图
1.4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1.4.1当禁止开关断开时,电路正常运行,主路30s红灯则支路为25s绿灯和5s黄灯,反之,支路30s红灯则表示主路为25s绿灯和5s黄灯。
图15.电路正常运行时的四种状态
1.4.2当禁止开关闭合时,交通信号灯电路不能正常运行,而是按照要求实现强制手动(开关模拟),两个方向全部禁止通行,且计时器停止计数。
图15.禁行开关闭合后两端禁止通行且计时器停止计数
五、设计、安装及调试中的体会 说到心得体会,那可真是太多了,刚开始拿到直接就是一筹莫展,不知道从何下手,周二考完试周三才开始着手做自己的设计,时间紧任务重。刚刚学完电子知识的我们也许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强,但是真正运用到实际之中还是显得知识的匮乏,一个大项目下有很多简简单单的小项目,开始时本以为很简单就可以做到最后一步,真正入手开始做了之后才发现每一步都是难点。最开始设计倒计时的计数器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移动计数器之后连线发生变化导致计数器不正常工作、如何实现几个192计数器之间的级联;再到后来的如何控制信号灯的明灭;再到最后的如何实现高级功能,这些便都是我在自己操作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小问题更不用说了,电路一复杂起来各个功能电路之间的连线就变得非常复杂,难免会多一根少一根线,而在总电路框图之下这种问题又非常难发现,所以经常导致仿真出不来预期效果,还有类似的连错线,连错端口等等类似的问题。 两天时间着实太短了,刚有一点思路就发现完全实现自己的思路来搭建电路几乎不可能,于是便借鉴了网上,参考文献和往期学长们的电路作为参考,我也发现了许许多多问题,例如网上的电路运行不出来而且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错;书上的电路图和项目稍有差别电路图就完完全全不能等同,成功的学长学姐们的电路固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是电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限,以及我一直慌慌张张的按照参考书和学长们的电路进行修改,到最后才发现项目要求的秒数和我设计的不一样,而已经没有时间再供我修改和一遍遍的试错和仿真了,望老师谅解。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这次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平时骄傲自满于自己学的书本上的知识,实验想水就水,总是感觉动手能力不像考试那么重要,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离开大学校园之后,动手能力反而比书本上的知识重要的多,所以在之后的大学生活之中,我应该努力的增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到自己不但理解了书本上的概念,更会在实际之中举一反三的应用。希望电子设计可以再多给一些时间,不要和考试冲突,这样在时间上就满足了我完成自己想法的条件,也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 通过这短短两天的时间,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例如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听取实验要求,否则会花更多的时间才会做到其他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效果。电子设计非常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锻炼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提高我们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不能轻易放弃,找出自己不清楚的点,查阅书籍资料,在做不出来的时候可以换一个思路想一想,或者先设计别的部分的电路,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是很有效的方法。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样的综合设计很有意义,倘若时间再充足一点就更好了。也希望自己能在这小小的设计之中看出自己体现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也希望自己在下一步可以做的更好。 由衷感谢赵东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严格要求,您辛苦了。 参考文献[1] 彭介华《电子技术设计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孙梅生,李美莺,徐振英《电子技术基础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文亚凤,王赟,张瑞华《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宋卫海,杨现德《数字电子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附录(设计电路图、程序、表格、数据等)
 DCD-HEX自带译码器的7段数码管
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它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下所示:上图为74LS192的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 (a)引脚排列 (b) 逻辑符号图中:为置数端,为加计数端,为减计数端,为非同步进位输出端,为非同步借位输出端,P0、P1、P2、P3为计数器输入端,为清除端,Q0、Q1、Q2、Q3为数据输出端。
仿真工程文件包:
这里提供第2个设计的工程下载,,第一个设计的文件不小心删除了,大家看网页上的图自行画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