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keil单片机闪灯程序整不明白,求助 [打印本页]

作者: 51黑中的智慧逼    时间: 2021-5-4 18:39
标题: keil单片机闪灯程序整不明白,求助
写了一个闪灯程序,用keil编译,下载到单片机没反应,很怀疑。上下求索却没有进展,希望好心人帮忙编译一下,把hex文件传过来,好排查毛病,多谢!!!


作者: 51黑中的智慧逼    时间: 2021-5-4 18:41
对了,忘说了,程序:
  1. #include "reg52.h"

  2. sbit D1 = P2^0;
  3. unsigned int count = 0;

  4. void main(void)
  5. {
  6.     while(1)
  7.     {
  8.         D1 = 0;
  9.         count = 0;
  10.         while(count <= 50000)
  11.         {
  12.             count = count + 1;
  13.         }
  14.         
  15.         D1 = 1;
  16.         count = 0;
  17.         while(count <= 50000)
  18.         {
  19.             count = count + 1;
  20.         }
  21.     }
  22. }
复制代码

作者: 人人学会单片机    时间: 2021-5-5 09:12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x411Z7yC?p=1
作者: haokey    时间: 2021-5-5 09:30
本帖最后由 haokey 于 2021-5-5 11:33 编辑

程序应该没有问题
作者: 143838    时间: 2021-5-5 12:11
可能位定义错了?

作者: taotie    时间: 2021-5-5 13:55
AT89C52.zip (755 Bytes, 下载次数: 4)

作者: wulin    时间: 2021-5-5 14:51
51黑中的智慧逼 发表于 2021-5-4 18:41
对了,忘说了,程序:

#include "reg52.h"

sbit D1 = P2^0;
unsigned int count = 0;

void main(void)
{
    while(1)
    {
        D1 = 0;
        count = 50000;
        while(count--);
//        {
//            count = count + 1;
//        }
        
        D1 = 1;
        count = 50000;
        while(count--);
//        {
//            count = count + 1;
//        }
    }
}
作者: 面具下的狼性    时间: 2021-5-5 16:02
程序没问题的,你看看你的单片机硬件接线是否有错误。你下载时烧录软件是否提示下载成功。然后你的单片机IO是否输出异常。能够正常下载至少证明你的最小系统搭建是没有问题,单片机也能正常通讯,只剩下LED灯硬件接线部分了,以及你是否加上拉电阻,单片机输出功率是否达不到LED驱动功率等等
作者: game灬boy    时间: 2021-5-6 11:37
51单片机使用11.05926M的晶振,一个count++的指令周期约为0.8us多一点,50000次时间低于50ms,你把延时加大一点看看,可能时间太短分辨不出
作者: lordsl    时间: 2021-5-6 15:05
程序没问题,万用表查电路有没有故障,没有的话再对对管脚
作者: birdzhyli    时间: 2021-5-6 22:28
9楼对时间分析正解,时间控制上面再精准一下,然后看看LED的电路有问题没有,有没有限流电阻等,别出现直接不限流就LED牺牲的情况
作者: yygdzjs    时间: 2021-5-6 23:52
程序没问题的, 应该看  软件设置 HEX  输出, 和
硬件部分接线 问题.
5月4日 发的贴,今天5月6日 他今天没有反应.
猜  他知道问题.
作者: FunFun12    时间: 2021-5-9 07:44
可以查一查管脚,定义。




欢迎光临 (http://www.51hei.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