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您是否还在为定位出错位置而反复推算,为选择触发而纠结,为降低采样精度而烦恼呢?在信号调试的时候,我们总希望逻辑分析仪存储的时间能尽量地长一些,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拓展逻辑分析仪存储时间呢?
一、增加存储器空间
硬件模块交互一般包含硬件识别时序、初始化时序、交互通讯时序、状态转换时序、复位时序等。这些时序任何一种异常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所以在硬件出现逻辑错误时,需要将交互过程中的部分甚至全部时序采集并图形化展示出来以方便排查错误。
如果逻辑分析仪的存储深度在1Mbps以下,如果使用100MHz的采样频率也仅仅能够采集10ms左右,10ms的采样时间一般仅能捕获部分有效时序,如果需要捕获整个初始化或者通讯过程的时序一般需要1s甚至10s以上的采样时间,小存储深度的逻辑分析仪就无法满足需求了。 LA2832A Plus 在传统模式下最大支持64Mbps存储深度,相对传统逻辑分析仪提升了64倍以上。

图1 存储空间对比示意
二、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
逻辑分析仪受主板面积、技术、成本等诸多因素限制存储空间不可能无限扩大,更多的办法为合理利用存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1、压缩存储。
在通讯过程中,大部分协议每次数据传输之间都会存在长短不一的空闲信号,而这些信号同样是一个采样点存储一个单元,您是不是觉得非常浪费,为了解决这样的浪费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图2 压缩存储对比示意
2、通道复用。
大多数协议和通讯模块仅仅使用1~4条通道进行通讯,而逻辑分析仪一般都支持32通道,大部分通道都没有使用,他们空间也自然浪费了。如果支持16通道/8通道模式,复用不使用通道的内存空间提高存储深度,一样能够有效拓展存储时间。

图3 通道复用对比示意
3、实时存储。
逻辑分析仪由于其高采样频率,数据无法从硬件实时存储在硬盘之类的存储空间内,其存储空间受限于硬件存储空间。广州致远LA2532A Plus、LA2832A、LA2832A Plus三款逻辑分析仪,充分利用压缩存储,下位机存储空间,USB高速传输,实现实时存储逻辑分析仪数据到硬盘的功能。对低速协议,空闲较多的协议能够在高采样频率下无死区采集并存储在PC端硬盘。真正实现海量存储。

图4 记录模式对比示意
4、智能过滤
比较多的通讯协议都存在使能信号线或者在总线为某种状态下无需对信号进行处理,将无效的信号采集回来也属于浪费,如果逻辑分析仪提供信号智能过滤功能,就能够将指定的无效时序过滤,从而存储空间尽可能采集有效数据,提高单次采集存储深度。

图5 智能过滤效果对比
三、深存储的优点
1、查看全部数据,一次采集全面分析
同一个错误表现可能有多种时序问题造成,深存储的逻辑分析仪,可以一次捕获所有时序,查看所有异常点和细节,加快开发速度。
2、完整的上下文,方便问题排查
深存储设备中由于可以记录完整的上下文关系,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原因及产生的新错误。简单方便。
3、高保真采样,不放过任何细节
深存储逻辑分析仪不必通过降低采样频率来实现长时间存储,使用高采样频率也能够完成长时间存储,不放过任何细节。
总结:
深存储是逻辑分析仪必然趋势,随着它的到来将改变我们对逻辑分析仪使用方法,使研发更加简单快捷。致远电子深存储系列逻辑分析仪已经为您准备,您准备好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