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9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论8051单片机的6大设计缺陷(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众所周知,8051系列单片机是普及度最高、应用最广的微控制器。大家都喜欢8051单片机的简单易学、资料丰富、性能稳定、价格便宜。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8051单片机虽然可以完成很多功能,但有一些设计上的不足,也让很多单片机工程师和爱好者感到遗憾。这此仅就我的个人经验给出总结,请大家参考,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问题1:没有内置I2C总线控制器】
现在的电子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众多,为了减少接口的占用,都采用了总线通信。最常用的当是I2C控制器,只需要1条时钟线(SCL)和1条数据线(SDA)就能挂接几十个传感器芯片,非常方便。但I2C是飞利浦公司开发的专利协议,没有授权不能被使用。所以增强型8051单片机也很少有内置I2C控制器的,只能用单片机的IO接口来模拟。当对通信速度要求高的时候,模拟的方式非常不方便,也拉低了系统的性能。8051单片机没有内置I2C总线控制器是很大的遗憾。
--


【问题2:没有宽工作电压】
8051单片机内核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随着时间一步步升级更新,但其工作电压的范围(宽电压)一直没有很好的改善。目前大多数8051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4.5~5.5V,其电压要求不适合用在由电池供电的设备。目前STC15W系列单片机可以做到2.8~5.5V的宽工作电压,但相对AVR和其他新内核的单片机依然不算最佳。
--

【程序3:程序加密的不足】
8051单片机的程序可以使用加密的方式保存在芯片里,用户是不可以从下载接口读出程序的,这样可以保护程序开发人员的知识产权。不过8051单片机的内核出现时间最久,想要破解它的人也最多。但程序加密的技术更新的较慢,特别是老牌的AT89系列单片机,在某些“黑客”的手里,只有一天就能破解出来,最通过反汇编整理出编程语言或C语言的源程序。如果您是让用8051单片机开发比较重要、知识价值很高的产品时,建议选择最新款的增强型8051单片机,不要再使用AT89C51之类的老式单片机,以保护您的技术不被盗用。
--
时间关系,我先写这么多,明天继续!
—— 作者:杜洋  (《无线电》微信平台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让注明)

相关讨论:
Hacker
写的非常好,希望杜老师在介绍一下,比8051更先进的单片机

昨天
4
倚花梦
好多安全性要求高的项目都会用8031配合FPGA一块儿使用的

昨天
1
Ahren
1、对于I2C来说,即使其他IC有内置I2C总线,一般也不会去用,依然用IO口模拟,不管是高速还是低速。这个是个人实际项目的经验。 2、其实8051应该是所有使用其内核的一个统称,比如C8051F340,也可以成为8051,但其所包含的总线非常多,有SPI,IIC,USB等。所以杜老师的标题修改为”论STC8051单片机的6大设计缺陷”比较妥当吧。 以上是个人比较浅显的表述,有误之处大家一起交流。

昨天
作者回复
谢谢您的补充,我文章也说了是大部分8051内部的单片机没有集成,意思是这是没有成为标配、没成为主流,不是说完全没有。另外,有I2C总线控制器而还用IO口模拟,这是另一个问题(技术人员不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是不对的,以后有机会我会写文章谈谈。

文章下半部分链接:http://www.51hei.com/bbs/dpj-49473-1.htm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ID:60379 发表于 2016-4-30 08: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量寿经 于 2016-5-2 11:07 编辑

描述准确实用,电子技术大概每两年就有一个较大的更新,10年前流行的标准8051早就跟不上时代潮流。
10年前有一本用AT89C2051+面包板的书,作者名杜洋,与楼主是同一个人吗?个人几点不同看法:
(1)很多单片机内置的I2C不怎么好用,可有可无,不是重点。STC8单片机有内置I2C,见下图。



(2)STC15W电压范围是2.5-5.5V,芯片手册可查到。STC8的电压范围是2.0-5.5V,下图来源于芯片手册。

(3) STC单片机程序一旦写入就无法读出,下图10万人民币不是那么好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ID:60379 发表于 2016-4-30 20:34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把标题改为“论传统8051单片机的6大设计缺陷”可能更贴切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51黑电子论坛 |51黑电子论坛6群 QQ 管理员QQ:125739409;技术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单片机教程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