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认识电
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或使用过哪些用电的东西,哪位小朋友能给大家讲一下(互动)(等待小朋友们回答)
是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时时刻刻离不开电了,电灯可以给我们照明,电话能让我们和远方的亲朋好友通话、发信息,电脑的功能更是强大,它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比如网上购物,视频通话等等。但小朋友们,你们想过电是个什么东西,它是什么形状,有气味,有颜色吗?它为什么如此的强大?它是怎么来的……有谁思考过吗?(互动)(等待小 朋友回答) 一、电是什么
1、电是何时被发现的? 其实人类对电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逐步深化的,经历了一条漫长而
曲折的道路。人们对电现象的初步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 6 世纪。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那时已 发现并记载了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我国东汉时期,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所提到 的“顿牟掇芥(dun mou(一种海龟) duo(吸付) gai(一种很轻的植物)”等问题,也是说摩擦琥珀能吸引轻小物体。古代人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我们常见的 闪电其实就是 云体之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电所放出的火花(举自然现象)。
2、电是什么?
所以说,电不是被谁发明的,它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可以说它是一种自然想象,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能量,存在于自然界之中。
3、与电学发展有关的科学家?伏特、安倍、法拉第等 二、现代生活中的电能是怎样产生的?
现在所用的电,大致可以分为电磁感应发电,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等,当然 了,其他发电方法还在陆续研发出来。
电磁感应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大家都知道磁铁具有吸引铁等金属的磁力,这个力所及的范围,就称为磁场。在这个磁场中 移动线圈,线圈就会产生电。但是,在强大的磁场中,如果不能够移动线圈(如果不使磁力产生变化),就无法产生电。 换言之,磁力的变化会使得线圈产生电。这个原理称为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流,就称为感应电流。
举例: 水力发电:是利用水力转动安装在发电机上的螺旋桨,取代自行车轮胎的旋转,使得磁铁旋转而发电。
火力发电:(煤)
核能发电:首先是利用锅炉或原子炉制造出高温,再利用热使得水蒸发产生蒸气,这些蒸气 朝安装在发电机上的涡轮用力喷射,就能够使发电机旋转而产生电。其它发电方式(了解):
化学发电,比如咱们日常使用的电池(了解) 太阳能发电(了解) 三、人类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活动中是如何利用电能的(科学分析设计方式)?
1、导体与绝缘体: 能够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比如各种金属,铁,铝,金,银,铜,甚至水等; 不能导电的 物体称为绝缘体,比如塑料,木棒、玻璃等。
当然还有半导体、超导体等(解释一下即可)。
2、电荷的概念:带有正负电的基本粒子(引出电流的概念)
3、必须要掌握的几个电学概念: 电源、负载(用电器)、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电压:形成电流的原因(大小、方向)
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瓦特 单位 图形符号、:
电压的单位,伏特 (V)、 U 电流的单位,安倍(A)、 I电阻的单位,欧姆()、 R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P
4、电路:把电源、用电器(负载)、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电池电路)、
5、开路、断路、短路、串联、并联
6、欧姆定率:公式:I= U/R; 导体中的电流大小,中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常用测电装置:电压表、电流表、使用方法、图形表示
8、电流的分类: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没有正负极之分,直流电有正负极之分)。(介绍 家庭安全用电常识、介绍家庭用电电压、安全电压)
简单的手电筒电路:(黑板上画出)
四、这一节课的目的:
1、让孩子们了解电是什么、电能的传输、分配、安全用电
2、理解并掌握电学中重要的基础概念(电源、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率)
3、理解并掌握电学中相关物理量的图形符号表示、单位
4、学会画简单的电池电路
五、作业:
1、 理解什么是电源、负载、默写欧姆定律并说出其含义
2、 掌握电池电源、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的图型表示符号及其单位
3、 列举与电磁学发展有关的科学家
六、下节课预告:
半导体、PN 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感、电容电子线路图识图方法、设计

这是以前给小学生培训单片机做的一套讲义,尽量的做到了通俗易懂,现分享给大家,绝对的纯原创资料.
全部资料下载地址(共15章,pdf格式):
http://www.51hei.com/bbs/dpj-9852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