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Hephaestu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双向可控硅Triac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这个帖子有网友提出用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可控硅,原贴太长另开新帖。
http://www.51hei.com/bbs/dpj-172181-1.html

先谈谈双向可控硅的四个象限:


可以看到第四象限,以T1为基准,G+、T2-的时候,双向可控硅是非常难以触发的。
那么用单片机IO口触发可控硅只要注意避开这个象限即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9 分享淘帖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ID:883242 发表于 2022-3-26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triac_trig.CD00266635.pdf (315.8 KB, 下载次数: 157)
Triac_trig_AN958.pdf (188.39 KB, 下载次数: 78)
Triac_trig_DRM010.pdf (1.39 MB, 下载次数: 66)
triac_trig00958A.pdf (188.39 KB, 下载次数: 59)
triac_trigAN2839.pdf (432.86 KB, 下载次数: 60)
triac_trigAN10496.pdf (296.27 KB, 下载次数: 64)
triac_trigCD00003975.pdf (173.6 KB, 下载次数: 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ID:883242 发表于 2022-3-2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man1234567 发表于 2022-3-27 11:46
单片机IO口直接驱动可控硅理想是省钱现实是费钱

除非量特别少,才会费钱,为了安全总要采购一个220V转220V的隔离变压器吧?但是能做到一百个以上的产量,早就把前期投入给摊薄了。你说费钱依据何在?不能拍脑袋胡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5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wulin 发表于 2022-6-25 16:50
单片机IO口通过MOC30xx专用光耦驱动BT136安全可靠。

实验室自己玩玩当然用MOC30xx比较方便,但是量产的时候你不能不考虑成本问题,30xx确实不怎么值钱,配套的隔离电源成本又是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wulin 发表于 2022-6-25 17:31
隔离电源不是必须的,非隔离电源也一样用,主要是利用30xx的触发特性。如果对成本特别敏感,建议参考5楼 ...

不隔离要个%30xx啊!单片机引脚直接接可控硅不就完了吗?5楼的图纸你看不懂我没办法。

另外我在楼主沙发位发的图纸本质上跟5楼没有任何区别,你看不懂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wulin 发表于 2022-6-25 21:00
楼主成功用IO口直接驱动BT136别忘了发个帖子分享一下。

本来就是成熟电路,有什么成功不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hhh402 发表于 2022-6-25 22:21
上面空调扇电路设计很牛,6个可控硅,13个LED,7个按钮,1个红外接收。单片机是SN8P2501BP,14脚的。还有1 ...

从第一张图下面保险丝到R2/1N4733那一小条电路,对比5楼图,完全就是一模一样的。大家都是这么画的,没啥可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hhh402 发表于 2022-6-25 22:48
你以为只控制1个可控硅吗?控制这么多元件,单片机IO肯定不够,怎么服用IO才是难点。你试试看用几个IO才能 ...

整个板子功能不清楚,所以不知道都需要哪些IO口。

但仅就可控硅控制这个主题来说,单片机IO完全够用,不存在复用IO口问题,你难道看不出来6个可控硅的门极都是直接连接到松翰单片机上面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5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管,这个主题说的就是单片机直接控制可控硅,13楼那个板子也没有脱离主题范围,跟我在沙发贴出来的电路图以及5楼电路图没有区别。至于其他功能你自己研究去吧,与本主题无关内容不再回复,自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ID:883242 发表于 2022-6-2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愚童63 发表于 2022-6-27 12:19
单片机I/O口直接控制可控硅是可行的。但大多数都是利用灌电流驱动!这即可以利用单片机灌电流能力要大于拉 ...

这是用2、3象限驱动,规避的是第4象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ID:883242 发表于 2022-9-2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scvi 发表于 2022-9-19 09:42
大佬   我用buckboost供电    有半个周期不受控   只能控制半个周期

好歹给个图纸出来吧?你这么说,没有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ID:883242 发表于 2023-4-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怪我刚在矿坛引用过这个帖子怎么就被人顶上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ID:883242 发表于 2023-4-9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fj51hei 发表于 2023-4-9 09:09
这个控制要过零检测?

根据你的需求,如果需要调角调节电压当然必须要过零检测。如果只是控制通断,如果想降低EMC不要干扰其他电路采用过零开通也要检测过零,如果没有太高要求当然不用检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ID:883242 发表于 2023-7-17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zxxay 发表于 2023-7-17 15:07
请问为什么双向可控硅有3象限4象限区分?

制造工艺决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8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ul716 发表于 2024-1-8 00:32
请问下,电源为什么不用全波整流?

显然你没有受过科班教育半路出家对物理电工没有基本概念才会觉得什么都要全波整流,电风扇能全波整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9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ul716 发表于 2024-1-9 00:18
220V阻容降压电路完全可以用全波整流,输出电流比半波整流大一倍。。用在IO驱动可控硅这里为什么不行?

门极电压极性不对呗。

你既然能把电路图画出来,为什么不把导通和不导通条件下,门极极性和相对于A1端电压标注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9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Lthrwy 发表于 2024-1-9 17:31
可以用,但是这样是浮地,不安全   吧

别手贱拆开来乱摸就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Lthrwy 发表于 2024-1-11 09:02
这个电源的接法是负电源吧,我是按常规接法做的,平时IO口是低电平,控制导通时高电平,做好通电i没反应 ...

是你在49楼画的图是全对的,在这个楼画的全错。

以可控硅T1为零点,看看交流电正负两个半周,G极电压都有多高,就会明白你错在哪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1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Lthrwy 发表于 2024-1-12 09:36
可以给个测试的示意图吗,

1)是你坚持要用阻容降压全波整流。

2)你没有画出来按照你的思路,可控硅应该怎么接,单片机怎么接。

3)按我的思路,你的思路不可行。但是你认为可行,又让我来画图,天底下有这种离谱的事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1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ul716 发表于 2024-1-12 17:01
全波整流,分析后用在IO直驱可控硅不适合。无法有稳定的地电位,如果懂尽量回复。不要带着怒气口吻,给对 ...

你意识到你错了就行,不用别的言语来掩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ID:883242 发表于 2024-1-18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Lthrwy 发表于 2024-1-13 08:29
你误会了,一开始用阻容降压是因为便宜才用阻容降压的,不是一定非要用,
我用的电路在51楼已经发出来了 ...

拿示波器测,但是被测电路或者示波器,两者中的一个,必须隔离电源供电,不然会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ID:883242 发表于 2024-4-2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donglw 发表于 2024-4-26 12:08
不需要隔离变压器,使用过零触发电路,让单片机过零触发双向可控硅即可。

看不懂不要乱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51黑电子论坛 |51黑电子论坛6群 QQ 管理员QQ:125739409;技术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单片机教程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