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样条件下光敏的阻值偏差范围都挺大的吧,控制电路中的要求较高的话,不建议采用 |
可不可以读光敏管电压 调光强弱 让光敏管电压接近 |
如果是需要知道当前的亮度,那么用标准的多个光源对着光敏电阻,然后记录光敏电阻的分压值,然后把分压值作为纵坐标、光源流明值作为横坐标,这样就得到不同的光强对应的光敏电阻分压值,然后用EXCEL拟合曲线得到一个光强和分压值的方程。下次只要单片机ADC接口采集到光敏电阻分压的ADC值,就可以反推出当前的光强。但是现在并不是要知道当前的光强而是要保证批量的一致性,这个时候只能是把光敏电阻的上拉电阻改成电位器吧?我看很多涉及到灵敏度一致性的都是用电位器的方式进行调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zgc007 发表于 2025-3-21 10:08 光敏电阻换成硅光电池 这个跨度有些大 不明白 |
hcfat51h 发表于 2025-3-18 17:21 如果是需要知道当前的亮度,那么用标准的多个光源对着光敏电阻,然后记录光敏电阻的分压值,然后把分压值作为纵坐标、光源流明值作为横坐标,这样就得到不同的光强对应的光敏电阻分压值,然后用EXCEL拟合曲线得到一个光强和分压值的方程。下次只要单片机ADC接口采集到光敏电阻分压的ADC值,就可以反推出当前的光强。但是现在并不是要知道当前的光强而是要保证批量的一致性,这个时候只能是把光敏电阻的上拉电阻改成电位器吧?我看很多涉及到灵敏度一致性的都是用电位器的方式进行调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qinlu123 发表于 2025-3-18 16:31 如果是需要知道当前的亮度,那么用标准的多个光源对着光敏电阻,然后记录光敏电阻的分压值,然后把分压值作为纵坐标、光源流明值作为横坐标,这样就得到不同的光强对应的光敏电阻分压值,然后用EXCEL拟合曲线得到一个光强和分压值的方程。下次只要单片机ADC接口采集到光敏电阻分压的ADC值,就可以反推出当前的光强。但是现在并不是要知道当前的光强而是要保证批量的一致性,这个时候只能是把光敏电阻的上拉电阻改成电位器吧?我看很多涉及到灵敏度一致性的都是用电位器的方式进行调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如果是需要知道当前的亮度,那么用标准的多个光源对着光敏电阻,然后记录光敏电阻的分压值,然后把分压值作为纵坐标、光源流明值作为横坐标,这样就得到不同的光强对应的光敏电阻分压值,然后用EXCEL拟合曲线得到一个光强和分压值的方程。下次只要单片机ADC接口采集到光敏电阻分压的ADC值,就可以反推出当前的光强。但是现在并不是要知道当前的光强而是要保证批量的一致性,这个时候只能是把光敏电阻的上拉电阻改成电位器吧?我看很多涉及到灵敏度一致性的都是用电位器的方式进行调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光敏电阻受热影响大,标定解决不了,如果项目需要高精度,建议换硅光电池 |
hcfat51h 发表于 2025-3-18 17:21 你好 做成什么和什么才表格呢 |
qinlu123 发表于 2025-3-18 16:31 那是拟合什么和什么关系呢 》?要解决的是批量光敏电阻一致性的问题 |
rundstedt 发表于 2025-3-18 20:46 请问标定的方法是 ? |
vscos 发表于 2025-3-17 21:40 看楼主图中“照度-电阻曲线”那张图,如果转换成对数坐标,是线性的。 |
取样多个点,做成表格,然后查表计算 |
QWE4562012 发表于 2025-3-18 09:39 标定是可以标定就是你说的拟合的办法,可调电阻取代R1只能解决某一光照强度下的灵敏度一致问题。 |
vscos 发表于 2025-3-17 21:40 就因为不是线性才要标定啊 |
光敏电阻本身就是非线性的器件(再加上生产工艺、批次等外部因素),想做到灵敏度一致难度很大 |
没法标定吧!光敏电阻不是线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