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功能:将采集的模拟量数据转换为数字量数
据, 并在P2口的流水灯上体现出来。
涉及芯片:TLC549
********************************************/
#include<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clock=P3^3;//时钟线
sbit dout=P3^4;//数据输出端
sbit cs=P3^5;//片选(低电平有效)
void delay(uint t)
{
while(t--);
}
uchar read_549()//数据得采集
{
uint i;
uchar k=0x00;//定义一个变量k,将在dout上采集的到的数据装进K
dout=1;//该地方置不置高电平都可以,应为单片机的I/O口默认值为高点平
for(i=0;i<8;i++)
{
if(dout)
{
k++;
}
k=k<<1;
clock=1;//高电平期间采集dout线上的数据
clock=0;
delay(10);
}
return k;//返回值
}
uchar shuchu_549()//数据得读取
{
uchar date;
cs=0;//片选低电平时数据有效
date=read_549();//将read_549()函数中采集到的数据付给变量date
cs=1;//片选拉高,表示数据读取完毕
delay(50);
return date;//返回值
}
void main()
{
while(1)
{
P2=shuchu_549();
}
}
/**********************************************
详细分析TLC549芯片时序图:
1、串行数据A7位先输出(即最高位)A0位最后
输出。
2、在每一次I/O clock的高电平期间DATA OUT线
就产生有效输出,每出现一次I/O clock信号
并对8个字节数据输出。一个周期出现8次 I/O
clock信号并对8个字节输出。
3、在CS变为低电平后,最高位自动置于DATA OUT
总线上。其余7位(A6~A0)在7个I/O clock下
降沿由时钟同步输出。B7~B0以同样的方式跟在
其后。
4、在片选CS变为低电平后1.4微秒I/O clock才允
许跳变。
5、在片选CS变为低电平后到数据线DATA OUT线上
输出数据的时间间隔为1.2微秒;
6、只要I/O CLOCK变高就可以读取DATA OUT线上的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