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电子技术学习与研究
当前位置:单片机教程网 >> MCU设计实例 >> 浏览文章

我的面试经历(二)

作者:jkildo55   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年11月27日   【字体:

  本文是接我发表的上篇《我的面试经历(一)》地址:http://www.51hei.com/mcu/751.html  首发51黑,写得不好请大家不要拍砖呵呵
   找到公司已经九点多了,进去后发现有好几个人在那里等。见我来了,一个头挺高的年轻人(后来才知就是发我短信的经理)拿出一叠试卷叫我们几个先笔试一下,然后领着我们到一个放置很多桌子的房间。我挑了进门靠右倒数第二排(够精确吧,第一次笔试,印象就是这么深刻。)的桌子开始做题。几分钟后陆陆续续又有几个人进来,其中有个就是上次投简历时见到的,他选了我后面位置坐下了。大家都在认真做题,屋子里开始安静下来。

  (该段为笔试题描述,可忽略)试卷有四、五面,第一道题就是个很实际的题目:色环电阻的识别。虽然以前基本上没识别过电阻,但我估计面试有可能碰到,所以几天前预先看了下,现在不由得佩服我的先见之明。其他人里面也有几个跟我一样是应届生,我清清楚楚的听到了他们的抱怨声,呵呵,说实话,这种题目,虽然简单,但若没实践过还真做不出。接下来一题是画出晶体管三种基本放大电路以及描述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我模电学得不怎么样,基本上就前面三章看得仔细点,而这个题目恰好都在前三章里面,所以这题还算轻松过去了。再接下来一题,给一电路图,求出指定点的电位。一开始碰到这题还慌了神,但仔细一看,就是叠加原理的简单应用,又轻松通过。再下几题,涉及到什么阶跃响应,微分、积分什么的,这种东西,早模模糊糊了,随便列了个式子。之后有一题纯粹的数字电路:根据电路图,列出逻辑函数式,然后指明该电路的用途。费了一番时间后勉强列出函数式,但后面那个指明电路用途就无从着手了。接下来要求作一个放大10倍的简单电路,当时运放都不怎么熟,但是知道其重要性,所以还在家里的时候就经常画那些运放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目的也是希望面试时用得上。虽然这个题目非常简单,但毕竟只是画过而原理不太懂,所以还是在草稿纸上试画了半天才得出。紧接着是个电源题目:用一常用芯片画一个12V转5V电路。关于电源,在学校时就从网友笔试经验中看出其重要性,所以老早就作为一个专题看了一些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电路搭建。我记得我用一个7805芯片简单搭建了一个稳压电路,当时也不知到底对不对,但至少也写了个芯片名上去嘛,呵呵,好歹可以说明咱也是有“实践经验”的。再接下来是关于单片机的题目,好家伙,题目虽然很基础但考得很细致,工作寄存器、位寻址、SFR等等这些的地址划分都考到了,还一问是写出C语言所有数据类型及其长度,另外编一个一分和一秒的记时程序。其它问题不说,单片机是我最有优势的了,这个题目完全解决,而且为了凸显自己的优势,我特意规范了编程,尽量装出是一个有工作经验之人所作。自我认为,这道题目可能是引起总工注意的原因。最后一道题则根本不知所云:用555定时器搭建一个单稳态触发器。不得已,只能放弃。以上是笔试题目的详细描述,说实话,随便找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都能轻松应付,出这些题目只是证明一下你是否有工作经验或者实践经验。我认为笔试只有一半的作用,另一半自然是面试了。

  笔试期间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有几个应届生确实什么都不知,做了半个多小时就交卷了,一开始还以为是些牛逼人物,但听到经理问他们怎么空那么多的时候就放心了。我是最后一个交卷的,其实也早做得差不多了,但我想拖到最后一个去面试,故意装着做题不交。坐我后面那位我认为有工作经验的也一直没动静,不会跟我一个想法吧,当时这么想。最后就我们两人没交了,经理过来催,后面那位这才起身交了,我依旧没动,经理问我:“你什么时候交?”由于之前还在做题时,那些先交卷却没做完的在旁边说个不停,让我无法专心另我反感不已。所以我想逗他们一下,故意回答:“就一道题没做了。”果然,听我说完句话,那几个都很诧异的看着我。哈哈,估计他们接下去面试都心虚了。“哦,那你等下做完试卷放桌上就可以了。其他人跟我来。”经理说完领着他们走了。等他们一走,房间就剩我一个人,我转身朝后面那位仁兄的座位看去,他草稿纸还在桌子上,于是我观察他的草稿纸希望从中看出点什么以推测这个人的水平。草稿纸上有个运放电路吸引了我,仔细一看就是关于那个放大10倍的题目,这人运放芯片型号都标上了,看来,此人果然有货啊!心下一惊,再仔细一看,我又笑了。这人虽然标了个芯片型号,但输入端连在了反相端,题目要求放大10倍,又不是负10倍,看到这里,人类自然本性显形了,我不禁大大的鄙视了他一番“咳,还工作经验呢!”一时间信心暴涨。


  不久,经理过来了,见我做完了,叫我跟他走,说要跟他们总工面试一下,“总工”这个名头倒着实吓了我一跳。忐忑不安的跟随经理进入一房间,屋里靠门这边摆了张沙发,沙发前面是张茶几,茶几两头也各放一张沙发椅,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正低头看东西,看来这个人就是“总工”了。我快步走过去说声“你好”, 总工抬头回了声好并示意我在他左手边的沙发上坐下,当我坐定后发现经理已坐在总工对面的椅子上,这一下我是夹在总工和经理之间了,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势再加上第一次面试,尤其象我这种平时有点内向的人,本来应该很紧张才是,但不知道为什么,我那天竟表现出鲜有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镇定,难道是自身潜在特性还是物极必反?

  总工一边看我简历一边问我问题,这种方式对我最不利了,因为我简历80%是水分,万一哪里没答出来肯定会露马脚,有点吃惊,但我还是比较镇静。我工作经验写在前头,总工第一个问题就问我:“你在这家公司都干了些什么?”我上面写的是在湖南吉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过三个月,实际上我跟这家公司没半点联系,倒是我有几个同学在学校时曾在那里实习过,这个是我从同学那里拷贝过来的。虽然没在那里实习过,但我对这家公司从事行业以及同学在实习期间做的项目都事先查过和问过。我这么回答:“这家公司是搞网络的,可能是那老总接了什么项目,心血来潮招了五个实习生,我就过去干了三个月,期间参与了一个门禁系统项目的部分研发工作。”为了说出来有信服力,我特意对招聘人数以及工作时间说了具体数字,但是对于根本未曾接触的门禁项目,我只说参与部分研发工作,目的是希望他不在追问下去。不知道是不是我说的话有信服力还是总工对这“门禁”也不了解,他没在继续问下去,只是“恩”了一声,继续看我简历。接下来我写的是项目经验,总共写了三个,三个都是我编的。第一个项目是智能温度采集系统,这种东西,学过单片机的都知道要做出来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虽然我没做过,但功能如何实现我还是清楚的。总工对我写的DS18B20感兴趣:“你描述下这个DS18B20?”这其实是51hei单片机开发板上的典型器件,由于之前玩过,所以还有点了解。“达拉斯公司发明的,单总线工作方式。”我回答,“恩,精确度和测温范围呢”总工继续追问。汗!这个从来没注意过,我故意装作回忆了一下:“这个项目还是我一年前做过的,不太记得了。”“怎么会不记得呢……”他小声嘀咕了一下,没有继续问下去,开始看我的第二个项目。第二个项目是我当时在实验室道听途说而来,叫智能防盗系统,里面涉及到GPS、GSM什么的,没接触过的会听得云里雾里。总工估计是“老革命”了,再加上该公司根本不涉及这方面的东西,他似乎也不甚清楚,只是问我:“你能说下这个东西怎么用的吗?”哈哈,虽然我连电路图都没有,但是笼统的描述我已经耳熟能详了。“假如把这玩意放车上,我现在用手机发条短信或者打个电话就可以返回车子的三维信息,包括经度、纬度等等。”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着,貌似是很懂的样子。“单片机怎么跟这个GPS通信的呢?”总工问,看来总工确实对这个不熟悉,我更加有底气了,“就用串口。”我回答的很干脆,并加快语速以显示我对这个项目的熟悉度。之后关于这个项目我还借题发挥,说到了智能家居啊什么的。感觉两人听得一楞一楞的(呵呵,可能是我YY的),尤其是那个经理,估计对技术是一窍不通,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关于这个项目我占据主导地位,总工没问多少问题,倒是我说了一大堆。接下来第三个项目经验我写的是:设计了两款单片机开发板。可能这个太肤浅,总工没问了。简历看完后,总工问了最后一个问题:“protel那些都会用噻。”这时候就算我对protel一窍不通都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会。”我很肯定的回答,同时,听他这么一问,我隐隐约约感觉有戏了。“恩,好吧,今天就这样吧,你这几天等我通知,我还要看下笔试。”总工说。“哦,好的,谢谢。”我回答,之后,起身离开。第一次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一天后,接到这家公司打来电话,叫我再次面试,同时带上我简历上做过的项目资料!狂晕!我写的所有项目都没有原理图,更别说原程序了!怎么办?这一下,我可急了……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