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 ,新人啊。。。。。。。。。。。。。。。。。。。。。。。。。。。。。。。。。。。。。。。。。 |
不懂,我是新人 |
如此简单也有人问 |
不错![]() ![]() |
那个R8是上拉电阻给单片机I/O增大驱动能力 |
上拉电阻 |
zl2168 发表于 2016-6-5 19:33 R8为IO口的上拉电阻。IO口高电平时,继电器吸合;低电平时,继电器释放。如IO口为P0口,必须加上拉电阻,其他口可以不加。此电路在单片机上电、复位的瞬间IO口为高电平,继电器会吸合;最好三极管前面加反相器。 |
上拉电阻 |
R8为IO口的上拉电阻,提供给负载工作电流(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流) |
虚心请教学习来了 |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继电器释放,常闭触点接通12V输出。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吸合,常闭触点断开,无输出。 |
R8以及R8以上 的高电平 是为了拉高电压用的 |
单片机con如果还没设为输出时,三极管导通,con设为输出低时,三极管截止,设为输出高时,导通 |
fangchunwei 发表于 2016-6-5 02:31 学习了,多谢帮助 ![]() |
cyy998 发表于 2016-6-5 00:35 对,这样子设计比较合理 |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6-6-6 07:34 编辑 初学单片机的人,推荐你们学习张志良编著的单片机教材。 张志良编著《单片机原理与控制技术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42393-5 《单片机实验实训100例——基于KeilC和Proteus》 ISBN 978-7-5124-1603-1,北航社出版 《单片机应用项目式教程——基于Keil C和Proteus》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1-46016-9 《80C51单片机实用教程——基于Keil C和Proteus》高教社出版ISBN 978-7-04-044532-9。 欢迎咨询,zzlls@126.com |
图是对的con低电平时t2不工作反之工作。 |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6-6-5 20:00 编辑 用高电平驱动负载,都是半外行单片机教材和半外行老师惹的祸。误人子弟啊! |
本帖最后由 zl2168 于 2016-6-5 20:05 编辑 正确的方法是单片机低电平驱动,输出“灌电流”,接PNP三极管。 ![]() 继电器用6V或5V继电器 |
二是51单片机复位时I/O口复位“1”,开机瞬间会引起误触发;特别是这种驱动继电器动作。 |
一是单片机高电平输出“拉电流”很小(﹤20μA);所以楼主要接上拉电阻,以增大驱动电流。 |
单片机用高电平驱动,有什么不妥? |
R8为IO口的上拉电阻。IO口高电平时,继电器吸合;低电平时,继电器释放。如IO口为P0口,必须加上拉电阻,其他口可以不加。此电路在单片机上电、复位的瞬间IO口为高电平,继电器会吸合;最好三极管前面加反相器。 |
R8上拉5V增大电流 |
单片机con如果还没设为输出时,三极管导通,con设为输出低时,三极管截止,设为输出高时,导通 |
CON端如果接单片机的话是可以正常工作的,R8为IO口的上拉电阻,当然如果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最好是在前面加个PNP管,然后把IO口控制电平反过来,会比较合理。 |